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1/3)

一说实话,辽王世子赵硕……除了他是辽王世子以外,还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上风的处所。

他固然是天子明旨册封的世子,但他与父亲辽王自幼不和,母族已然衰落多年,被继母和继母所出的兄弟视作眼中钉。他曾经试着以世子的身份,往辽王名下的部队伸手,却失败了。可以说,他除了一个身份,在辽东半点倚仗都没有。就连辽东军中的将领,也没有几个愿意站在他这边,顶多是看在他的名正言顺上,愿意承认他作辽王继续人的身份,而不是转而支撑继妃所出的两位小王爷而已——那两位也没比他强到哪里往。就这样,还有人在私下感叹,说将来的辽王府是世子做主,怕是辽东军的日子会不好过了云云。

至于妻族,他的元配是大同富商温氏的嫡女,出身偏低,在官场上无法带来什么助力,陪嫁倒是丰富,但已经被他折腾掉不少了,剩下的残渣让他给了儿子赵陌,近年才重新恢复了元气,钱却到不了他手里。至于温家,曾经也赞助过他。不过随着温家大权渐渐交到长房长孙温绍阳手中,温家也转而支撑封王开府的赵陌,而与他疏远起来。他当时已然失势,没有了拿捏温家的本钱,只能认了这个亏。至于继室小王氏,曾经倒是官宦名门,但如今也不过是龟缩老家,自家还在挣扎求存呢,提不上有什么助力,顶多就是有几个连襟,还未必愿意搭理他。

至于王家初败时,他曾经依附岳父打下的人脉关系网,事隔四年后,也都散得差未几了。当中的聪慧人早已学会了疏远,另寻前途,逝世忠的不是丢官回乡,就是因罪放逐,剩下还在朝中苟延残喘的,也不过是小官小吏,帮不上他什么忙。

辽王世子赵硕,如今是个没权,没势,没财,没有圣眷,没有人脉,姻亲不得力,替朝廷办事时,还有几分才干,但又没有突出到无可代替的人。除了娶到个王家女,真看不出宁化王看中他什么。但王家女对宁化王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呢?王家女那么多,也不是每个王家女婿都会被他收买过往,他又何必非要算上赵硕一份?

秦含真列了表格,从出身、爵位、家庭成员、权利、个人才干、智商、姻亲、人脉等多方面,列举了辽王世子赵硕的种种是非处,创造他真是乏善可陈。想来也对,他假如有什么特别的优点,也不至于被辽王和辽王继妃逼得无路可走,不得不上京寻求前途,还连元配妻子都就义掉了,攀上王家,才在朝中有了立足之地。而得了天子的重视,他才正式确立了辽王世子的名份。王家败落,天子厌弃,他曾经拥有过的上风,早已不剩下什么了。

除了一点。

秦含真斜眼瞟了赵陌一眼:“假如说令尊还有什么上风之处,那估计就是赵表哥你这个儿子了吧?瞧瞧,年纪轻轻就封了郡王,有自己的封地,又有治理盐碱地的功劳,将来消息传开,简直就是大大的功劳,天下百姓都会记你的好!皇上太子都爱好你,你在宗室皇亲中,也有自己的人脉,手下的商队很挣钱。也怪不得令尊会拿赵表哥往做联姻的工具呢,他只有你这个儿子能拿得出手,而对镇西侯府那样的人家来说,一个郡王妃的头衔,也挺有吸引力的,更别说还是实权郡王,是真有封地的那一种。”

赵陌摸了摸鼻子,十分郑重隧道:“我对镇西侯府的女眷没有任何想法,也不打算跟这种有军权的人家结亲。父亲不知道其中忌讳之处,我却不会明知故犯。再者,我那肃宁县虽说是自己能做主的封地,但处所太小了,连宁化县的一半都及不上呢,生产也不过是些牛呀,羊呀,马呀,鸡鸭什么的,并不是十分富庶。至于我那治理盐碱地的功劳,这不是还没有传扬开么?朝廷总要先试行几年,才知道我的方法管不管用。还有我年纪轻轻就封了郡王什么的……当时一块儿封王的人也不少,从前更不是没有过,有什么稀罕的?表妹也不必夸得我太过火,就象你从前在信里说的那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