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宫宴(1/3)

初七的宫宴如期到来。

秦含真打扮一新,陪着祖父秦柏、祖母牛氏出门。祖孙三人乘着马车出了府,不久就跟长房的马车队会合了,齐齐往宫里往。

大年初七的宫宴跟初一那日的新年大朝不同,相对来说,没那么正式,乃是天子宴请群臣。由于没有正宫皇后,后宫中位分最高的妃子也不过是个嫔,诰命官眷们都要往太后那边往赴宴。秦含真陪着祖父母进了皇城,不久之后,就要与祖父秦柏分道而行了。她要陪着祖母牛氏往后宫往,与祖父,以及长房的一众男子们相约,无论谁先出宫,都要在东安门外等候,等全家到齐了,再一起回家往。

这几年里,宫宴秦含真也参加过好几次了,算是熟门熟路。有宫人领路,秦含真与牛氏先往给太后、太妃们请了安,由于是国舅府的女眷,还能跟太后、太妃们聊上几句。实在大家脾性分歧,又不是很熟,这天聊得也挺套路的,但没措施,若不聊几句,岂不是显得皇家跟永嘉侯府生分了?其他在场的诰命官眷们看在眼里,分分钟会闹出不好听的传闻。固然天子跟秦柏都不是很在意这些传闻,但何苦没事惹事呢?

等套路的闲聊结束,秦含真与牛氏就可以退下了。只要是在京城,每年过年过节都是这样的程序,再不会错的。只不知为何,秦含真本认为今天也是照此办理的,太后却在聊完了套话之后,多问了牛氏两句:“你们家这小孙女儿,也快到及笄的年纪了吧?瞧着比往年高了不少,出落得越发俏丽了,听说画儿画得也好?”

牛氏倒没惊奇,固然每年都有套路,但这种家常话题,她并不怕搪塞,还笑道:“多谢太后褒奖了,这孩子是能画两笔,她祖父还说她有些天份呢。她下个月就要满十四周岁了,明年及笄,这两年是一个劲儿地长高,都比我高出半个头了。”

太后笑着多看了秦含真一眼:“你们老两口也是有福气的,有这么一个俊俏又贴心的孙女儿在身边,叫人看了都眼热,恨不得她是我们家的孩子呢。”太妃们以及在场的后宫妃嫔、外命妇们随着凑趣,纷纷褒奖起秦含真来。

秦含真假装忸怩的样子低下头往,暗暗抹了把汗。幸好太子妃和敏顺郡主还没来,否则叫她们闻声这话,岂不是太拉仇恨了?敏顺郡主年纪比她小些,但传闻中也是个挺讨人爱好的小姑娘,还是皇室如今唯一的第三代,身份崇高。秦含真自问惹不起她,也没必要往惹。

秦含真还在那里装忸怩,便有位太妃跟太后说起了笑:“太后娘娘瞧着秦三姑娘好,秦三姑娘做不成太后娘娘的孙女儿,却未必不能做别的。娘娘若有中意的晚辈,不如牵个线,做个媒,也是好事,说不定还能多得一份谢媒钱。”

秦含真爆汗。这话是怎么说的?无缘无故提起人家的亲事做什么?她还不满十四周岁呢,老太太们不要太过禽兽好不好?!

太后倒是一脸笑脸:“听着是个好主意。”还真的往问牛氏,“不知道这孩子可有了人家?”

牛氏这回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响过来:“还没有呢。她爹人在广州,几年没回家了,她的亲事,我跟她祖父总不能瞒着她父亲往做主。况且我们老两口虽有几个孙儿孙女,却只得这一个孩子是长年带在身边抚养的,情份比别的孙子孙女都要深些。侯爷跟我说了,这孩子的亲事必定要居心好好挑,最好是找个知根知底的后生,人品可靠的,才干安心把孩子许人。”

方才提议的太妃笑着看向太后娘娘,嘴里的话却是冲着牛氏说的:“永嘉侯夫人放心,我们太后娘娘若真个要做媒,还能有毛病不成?”

牛氏听了这话,脸上固然是笑着的,心里却有些不安。丈夫不在场,她怎么可能就把孙女儿的婚事定下了?可太后若真要下旨……

就在牛氏惊奇不定的时候,太后仍然笑得一脸和煦:“今儿人多,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