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处置(1/3)

秦伯复会决定将秦锦仪送往家庙,这并不让人意外。换了是别的人家,自家女儿做出这种丑事,还有顶撞父亲、不服管教的劣行,送家庙已经是轻的了,严重的怕是能直接让人“病逝”。

众人惊愕,只是由于秦伯复最后又添了一句,说要玉成秦锦仪一个孝女的名声。秦锦仪都要出家了,要什么孝女的名声?难道还指看她靠着孝女的名声洗白自己,再谋求一桩好姻缘么?

大家齐齐看向秦伯复,万分无语。

秦伯复也察觉到自己的语误了。他干笑了两声,却不愿意直接承认有错,反而寻了个借口:“锦仪把我们二房的名声败坏得差未几了,今儿又来了这么一出。虽说知情的人都承诺不会往外传,但谁知道呢?叫她往做个孝女,挣点儿名声,好歹也能挽回一下我们二房的名誉。叫外人说起来,一提秦家二房,不会想到是出了个不知廉耻的姑娘的人家,而是出了孝女的人家。这样一来,将来四丫头要说亲时,脸上也好看些。“

这话倒是能解释得过往。众人很给面子地微笑点头,秦仲海还说秦伯复:“想得周到。”让秦伯复心下小自得了一下。想到方才这位堂弟替自己向许家小辈赔了礼,保住了自己的脸面,秦伯复心里又添了几分亲近,主动提出:“许家长孙那儿,虽说已经消了气,但他毕竟遭了一次算计。回头我让人送些他能用得着的东西过来,二弟替我送给他吧?只当是给他压惊的赔礼了,请他以后不要再计较这事儿。”

秦仲海笑笑,答应下来。反正不必他掏腰包,何乐而不为呢?堂兄会做人,他也能轻松一点儿。

姚氏这时又提了点意见:“我们家在京城从未有过家庙,要不就把锦仪丫头送回南边老家往吧?我记得秦庄上是有出错女眷圈禁之所的。那一片都是咱们秦家的处所,锦仪住进往了,也有姑母姐妹们照顾,又不能逃走,她再荒谬,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来。也省得她留在京城,在家里持续窜唆着二太太,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呢。大伯子如今的处境,可再禁不住她折腾了。万一再叫她胡闹,连累了名声,往后还如何起复呢?”

秦伯复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闻言忙道:“正该如此。只是我眼下未必得空,还不知道要如何将那孽障送回老家往。不知可有亲友帮着送一送?”他想起秦克用夫妻来了。只是他已经跟对方结了怨,倒不好开这个口,只能指看长房往说服人家。

姚氏才不会惹麻烦上身呢,反而转了话题:“唉,锦仪这丫头,小时候看着还好,长大了怎么越来越不象话了呢?她若不是本日闹出了这种事来,我本来还想着,在京城宗室王府里给她说一门亲的。象嵘阳王府那样的宗室人家,固然听着尊贵,家里子嗣却太多了,婚娶上头就有些麻烦,挑媳妇的时候就没法太过挑剔了。商人家的女儿尚且能嫁进往,我们秦家好歹也是皇后娘娘的外家人呢。若是从中择一嫡支庶子,或是旁支嫡子,不显山不露水的,将来的爵位也不高,多给些嫁妆,未必就不能说成亲事。虽说算不上实惠,好歹听起来体面,怎么说也是跟王府做了亲家。日后给四丫头相看的时候,还能借一借王府的风光。可今儿出了事,肃宁郡王从头到尾看在眼里,我就不好到宗室朱紫眼前再为锦仪丫头睁眼说瞎话了。唉,大伯子,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呢?!”

秦伯复听得面色发黑。他真的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仔细一想,成功率应当还挺高的。以前跟长房、三房关系不佳,他又不认得几位宗室朱紫,因此只知道巴结谄谀,千方百计想要攀附高门。可如今三个房头关系好转,长房就能给他寻到这么一门好亲事,可见他与长房、三房和解是正确的选择。只惋惜长女不懂事,白白糟践了一桩好姻缘!但若改说给小女儿秦锦春,又感到这门亲事太低了些,达不到他心中的期看。

想了又想,秦伯复心里对长女的怨恨越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