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旅途(1/3)

在古代乘马车出行,实在是个苦差事。【无弹窗.】

哪怕秦家一行人走的都是大道、官道,坐的马车也都经过加固和减震,但秦含真还是被颠得七晕八素的,一路晕一路吐,一天下来,命都往了半条。

这还是她经过数月调养,身材已经恢复了大半元气的条件下。至少她还能扛得住最初半天的行程,才开端晕车。而以前,她坐车进县城,刚走出两三里路就要开端晕了。

牛氏也有晕车的迹象,但并不算严重。她父亲是商人,曾带着她走过天南海北,早早就克服了晕车的弊病,现在会晕,只是由于身材比较弱,又久不坐车走长途的关系,适应过后,就没有大碍了。

至于丫头婆子里面有晕车的,更是小事。她们也都是经过长途跋涉才干到米脂来的,真的撑不住,也到不了秦家,所以习惯过后就好了。

只有秦含真,晕得最严重,好几天了都适应不了。本来她还有过很多打算,在路上要背什么书啦,要向祖父请教什么学问啦,跟表舅聊天啦,还有向侯府派来的人探听京城的事啦,现在通通都泡汤了。她也试过强打精力往听祖父秦老先生和表舅吴少英说话,听他们讨论学问,好转移注意力,谁知听了两句,就开端头发晕,胸作闷,哪里还听得进一字半句?

秦老先生与牛氏见她如此,都十分担心。治晕车的药是从一开端就带在身上的,没少给她吃。秦老先生还亲身合了清心静神的香药,装在荷包里,给她带在身上,时不时拿出来闻一闻。虎嬷嬷与夏青在马车里放了很多被褥,尽可能减轻马车行进带来的震动。惋惜,这种种手段,没多少奏效的。秦含真还是该晕的晕,该吐的吐,吃不下,睡不好,脸色眼看着就差了下往。

秦含真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往不行。她这个身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会晕车晕得这样厉害?听说桑姐儿以前没有这个弊病,到底是由于她摔到了脑袋,造成了脑震动,留下后遗症,还是由于她不是本尊,所以身材灵魂有些分歧呢?

她在现代的时候,也不是没见过人晕车。她妈妈生前就有这个弊病,所以轻易不肯出远门,平时出门买菜就骑自行车或是电动车,往市区逛街也是尽量选择坐地铁。不过有一回妈妈往北京玩,天天出门往景点都要坐车,加上心情兴奋,吃好睡好,一个多星期下来,就没再晕车了,回家以后也能保持。所以秦含真感到,只要自己适应了就好,假如她这回能扛过往,今后说不定就再也不用受晕车的苦了。

秦含真既拿定了主意,就决心要保持下往。天天她该吃喝时就吃喝,该休息时就休息,反正在马车里什么事都做不成,就干脆闲坐或是躺着闭目养神。要是精力好了,就默默背一段书,要是精力不好,她就让身边的人相互聊天,好转移她的注意力。

由于她身材情况不佳,为了避免影响祖母,她自己坚决请求,已换了一辆马车。如今她带着张妈、春红和夏青三个人共乘一车,倒也还自在。

同车的人里,张妈是秦含真的奶娘,并非一般仆妇可比,对她又多了几分真心的关心。看到秦含真晕车厉害,脸色苍白,张妈早就心疼得不得了了。春红小声建议她,不如停车歇息一下,让三姑娘歇口吻。张妈连忙让车夫停车。

秦家车队二十多辆车,同行同止。有一辆车停下,车上坐的还是三房唯一的嫡孙女,秦老先生夫妻俩的心头r,其他的车自然也随着停下来了。吴少英骑马过往查看,得知只是秦含真有些不适,也就放了心,回头给老师师母报信,不一会儿,又拿了一包渍梅子过来,递给张妈:“这是我带来的,味道不错,听说治晕车挺有效,叫桑姐儿试一试。”

张妈忙接过梅子,塞了一粒给秦含真吃了。秦含真只感到嘴里酸酸甜甜,冰冰冷凉的,确实能让人精力一震,倒感到胸口没那么憋闷了。吴少英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