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断(1/3)

信使对赵陌道:“蓝管事这个人,素来有个习惯,是不许外人不经他答应就进他屋子的。就连他屋里的清扫差使,也都只让他从辽东带来的一个聋哑婆子负责。他是府中大管事,没人敢惹他赌气,因此别说他住的屋子了,他那院儿平日都少有人往。他不在时,那聋哑婆子就守在院门口处,连经过的人都盯得逝世紧,更别说是有人进往了。因此,若说蓝管事床下躲的毒是别人栽的赃,世子爷是断不能信的。”

问题就在这里了。固然不知道为什么蓝福生平日里对自己的房间戒备得如此周密,但也正因如此,他没法辩护说那毒不是自己躲的,那就只能咬着牙承认了,再拿自己是为了忠于世子赵硕,一心为赵硕分忧为借口,替自己说情。而赵硕也信任了。

赵陌回头想想整件事,也批准信使说的,蓝福生被戳穿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诡异。

比如说他为什么要把小王氏撵到庄子上的浆洗媳妇给调回来?不管那两个媳妇子是为什么被撵走的,她们是小王氏从王家带来的人。赵硕府里再缺人手,蓝福生也没有资格超出主母小王氏,往差使她的陪嫁奴仆,更没有必要这么做。就如同小王氏所说的,不过是两个粗使的仆妇,上哪儿不能找?

再比如那个被指控对小王氏的补汤下了毒的小丫头,一再声称汤被换了,蓝本的汤里有不利孕妇的药材,因此汤并不是给主母小王氏炖的,定是小王氏身边的丫头婆子借机为自己谋利益。若她说的话是实情,那毒确定就不是她下的,明知道汤不是给小王氏喝的,还下了毒,又能对小王氏造成什么迫害?王家所提的蓝福生有意伤害赵硕子嗣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可若没有蓝福生指使小丫头下毒这回事,那汤里的毒又是哪里来的?王家人又为什么要责备蓝福生呢?难道他们早知道蓝福生就是给赵祁下毒、移祸小王氏的罪魁罪魁?

对于赵陌的这些疑问,信使也说不明确,但有一件事他是知道的:“那小丫头说来也不是外人。她父亲是世子爷年轻时候的书僮,母亲也是世子爷从前身边使唤的大丫头,一家都是自己人。蓝管事安排她进正院,是世子爷点了头的,还吩咐过她,要时时留心夫人的起居饮食,看王家人是否有疏忽之处。她学过点药理,也懂得炖汤,做这种事最合适不过。偏偏夫人又不许那内务府的嬷嬷与小丫头们进厨房,因此那丫头才会静静儿地往。甄家与蒋家的人都感到,这小丫头的话是真的,她不可能过后在世子爷眼前还说谎。并没有什么蓝管事指使她给夫人的补汤下毒的说法,这是夫人与王家那边故意陷害蓝管事呢,估计是他们不知从哪里知道蓝管事移祸的事了,打算要报复一把。”

那么问题就来了。假如这小丫头的话是真的,为何小王氏的人要在正院小厨房里炖不利于孕妇的补汤?假如真是她身边的丫头婆子趁机为自己谋利益,也犯不着在这个时节、这个地点炖。要知道,小王氏如今身怀有孕,正是对外戒备最严的时候。同样是在小厨房,同样是炖的补汤,万一那不利孕妇的汤叫小王氏误饮了,可就是大祸了!那些丫头婆子就算想谋利益,也犯不着冒此大险。如今因小王氏有孕,在府中地位比先前高了不少,她的人若想让大厨房做什么饭菜汤水,大厨房的人是不可能拒尽的。那这不利孕妇的补汤,毕竟是怎么一回事?

赵陌问信使:“这小丫头如今何在?”

信使答复:“蓝管事被撵,这丫头也叫撵到京郊庄子上往了,离咱们庄子都不是很远。公子若想问她什么,小的们可以往寻她。她出府时一直在喊冤,想必也不服气得很。”

赵陌挑了挑眉头:“固然是被赶出府往了,但是……这罚得不算重吧?”蓝福生这个管事都被撵到辽东往了呢!

信使道:“也是那小丫头走运。这事儿出来没几日,蓝管事刚走,王家就有了麻烦。夫人忙着为外家人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