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密谈(1/3)

太子沉默了很久,没有答复。

秦柏却并没有转移话题的意思,他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候着太子给他一个答案。

半晌,太子才笑了一笑:“哪里有那么多的缘故?只不过是……投缘罢了。我见了他,就感到合我眼缘。他又是个聪慧懂事的孩子,自然比别的孩子更讨人爱好了。我在金陵除了治病,也没别的事可做,身边的不是太医便是侍卫、随从,人人待我恭敬有余,却又谨守礼节。这本是应有之义,可对我而言,却未免无趣了些,难得有广路这么一个孩子能陪我说说话,解解闷。他先前不知我身份,我与他相处得也轻松,不必顾虑什么身份、礼节。时间长了,我知道了他的身世,也难免要多心疼他几分。”

太子看向秦柏:“小舅舅不必担心。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样的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主的,没有父皇点头,我怎敢私自决定?”

这话说得含含混糊的,秦柏却已明了,他郑重隧道:“殿下既然心里有数,我也就安心了。”

太子叹息道:“小舅舅实在也是关心广路的,是不是?这孩子的处境,也着实叫人忧心。辽王世子太过了,怎能将嫡宗子无故放逐在外?广路都已经到江南来了,他还要催着、提示着,好象生怕广路不肯在此久留一般。我却是看不上这等行动的。从前我身材不好,若有万一,父皇早晚要过继嗣子,继续皇位。倘若宗室中有人品出众、才干过人的堂兄弟,自然是好事,我尽不会有半点妒恨之心。只是辽王世子……连束缚内眷都做不到,还要看岳家脸色,叫人如何放心把山河社稷交给他?到时候执掌山河的,到底是我们赵家人,还是姓王的呢?”

太子的想法,秦柏也深有同感。他实在心里有数,天子那边,早就把赵硕给排除在皇嗣候选名单之外了,只是不曾叫外人得知罢了。假如赵硕能及时觉悟,不再做王家的应声虫,天子还有可能将他造就成为新君的臂膀,多加重用。但假如他未能摆脱王家的把持,那么等候着他的,也不过是一个闲王的地位而已。

秦柏将天子的意思告诉了太子,道:“黄佥事屡屡猜忌广路,实在大可不必。我们出京前,辽王世子已经机密上书,说自己无意于储位,求的只是一个世子名份。他如今已得了世子之位,日后定会一心为朝廷出力,以报君恩。这话虽说未必信得过,大概只是以退为进,但也意味着,除非皇上主动抬举辽王世子,否则辽王世子尽不能公然争取储位,否则在皇上眼中,他就成了出尔反尔的小人了。殿下倘若此时遇险,与他也没什么益处。不过他背后的王家不是省油的灯,难保不会铤而走险。可广路却是尽不可能与王家合谋的。黄佥事的猜忌,实在是全无道理。”

太子笑道:“晋成的话,我原也没信。他平日不住这边,与广路相处得少了,不明确那孩子的为人,才会误会他。等认识的时间长了,他自然就会明确,自己误会了广路。”他顿了一顿,“我离开金陵后,若是晋成再为难广路,请小舅舅帮忙多劝劝吧。开春后小舅舅要回京,还请千万把广路带回京城往。你让他不必担心他父亲会责备,一切有我呢。我来与他撑腰,谁敢再把他赶到江南来?”

秦柏深深地看了太子一眼:“殿下真要这样做么?”就怕如此一来,赵陌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再也没措施过安静日子了。人人都知道太子对他另眼相看,赵硕又会生出什么想法来呢?

太子微微一笑:“这有什么不好么?他这回是为我立了大功的,又愿意冒险为我善后,我自当好生赏赐他一番。不过就是护着他在京城度日罢了。我这个东宫太子虽没什么本事,人人都能不把我放在眼里,但我要护他一个孩子,还是办得到的。”

秦柏又叹了口吻,没有多说什么,转而吩咐起太子北上要注意的琐事来。

这一行人中,有太医,有内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