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告状(1/3)

假如让秦含真列出身活在秦庄的利益的话,能够比较自由地出门举动,大概是其中最让人兴奋的一点了。

秦庄占地颇大,而且基础都是族人聚居,并没有外姓家族在此,因此族中女孩儿行走在庄中的大街小巷时,就少了很多忌讳。只要不出庄子,秦含真就可以只带着青杏一个人出门往别的叔伯家串门,也可以往祠堂四周池塘边上的亭子里看不认识的叔伯们下棋谈笑,若是叫上几个关系还不错的族兄弟姐妹们,到祠堂后头的戏园子那里玩踢毽子、捉迷躲。

那是秦氏族里年纪小的孩子们最爱好的游戏场合了。

虽说这跟实际上的出门游玩还是有差别的,但总回比困在一个宅子里要强得多。若不是牛氏再三保持,必定要她至少带一个丫头在身边,她说不定连青杏都不带了。不过,青杏随着出门也不错,无论她吩咐什么,青杏都会照做的。有时候,多个丫头还能参与到游戏里往,给她做个帮手。

青杏也玩得挺开心。她小时候也曾有过这般无忧无虑的童年,只是自从随父亲嫡母放逐,又被卖往烟花地,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如今可算有了安乐日子过,又能重温曾经的快活时间了。就冲着秦含真给她带来了今天的生活,她对这位小主人的感谢与忠心就一辈子都不会转变。

本日秦含真也随着几位年纪相仿的堂姐妹到了戏园子,不过没有再玩捉迷躲。玩了两天,已经有些腻了,本日来的人又未几,四五个小姑娘能玩什么呢?不如围坐起来聊天算了。除了青杏,别房的姐妹也有带丫头婆子的,很有眼色地取来了火盆和小杌子,还不知从哪里寻了两扇旧屏风来,替她们围出一个小空间,让她们能围着火盆取热说笑。

其中一位姐妹指着其中一扇旧屏风,笑着说:“这个我记得,好象是三房六婶娘送过来的,准备年下请戏班子来唱戏时用的吧?我在他们家里见过这个屏风,都十几年的旧东西了,年初还坏过,这是后头修补好的。坏的就是底下那个角,现在还能看出痕迹来呢。”

秦含真等人凑近了看,果然可以看到修补的痕迹。秦含真就不明确了:“为什么六婶娘要把这扇坏了的屏风送过来?”

另一位姐妹抿嘴笑道:“每年族里举办祭祠,或是过年时请戏班子来唱戏时,各家各房都要出些东西的,不然哪里撑得起场面来?以前还讲究必定要送好的东西来,越精巧越值钱,就被人夸得越厉害,出东西的人就越风光。只是这几年改了规矩,大家都只拿些旧东西来凑数算了。或是拿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华贵,实在不怎么值钱的物件。反正就是摆那几日罢了,能用就行了,不用太值钱。”

秦含真有些没听懂:“为什么呀?这里头有什么缘故吗?”

几个姐妹互相对视一眼,都在抿嘴偷笑,其中一位年纪最小的,大约是性子比较天真,也没什么顾忌,很直白地说出了答案:“由于怕送了好东西来,会磕了碰了,或是丢了,那就太吃亏了。”

秦含真眨了眨眼:“磕了碰了可以说是在所难免,但为什么会丢了?这么大件的东西,还能丢了?”只要治理上做得好一些,这种事就很难会产生,屏风可是家具呀,又不是小杯子小碗什么的,随手一拿就能被偷走。

最早发言的那位姐妹撇了撇嘴:“比这个还大件的东西都能莫名其妙丢了呢,宗房说一句人多混乱,不记得放哪儿了,就把事情混过往了。我们家丢过一对檀木圈椅,由于找不到了,最后还了一对松木的回来,我娘心疼了好久呢。以前从来没出过这种事,族里的人哪儿能想到呢?想寻都没处寻往,只能自认倒霉。”

秦含真听出了几分不对劲,试探地问:“到底是谁这么不警惕,把东西给丢了呢?听起来这还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难道负责管东西的人不用追究吗?”

几位姐妹都抿嘴笑而不语,互相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