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催促(1/3)

秦含真都能想到的事,承恩侯夫人许氏自然也能想到。

许氏已经见过侄媳许大奶奶两回,每每提起侄孙儿许峥的婚事,许大奶奶总是借故推托,不是说许大老爷身材情况不佳,没法出席婚礼,不吉祥,就是说许峥还需要备考,怕他分了心。许氏被她推托了两回,也有些不耐心了,第三次把侄媳妇召了过来,连侄儿许大爷也一并叫上了,再催一次。

这次,她对侄儿侄媳妇有些不客气了:“定好的亲事,全京城高低,谁不知晓?拖拖拉拉不肯完婚,叫别人怎么想?许家如今的名声可不好听,再被人嚼舌头,峥哥儿的清名还要不要了?!他如今才是举人而已,还要参加会试、殿试,将来出仕做官,没有了父祖提携,就必需要有才名与清名,才干得座师重视。这名声是顶顶要紧的!你们别由于嫌鲁家如今不复从前显赫,便生出毁婚之意来,没得把峥哥儿一辈子的前途都给毁了!”

许大奶奶笑得有些委曲:“姑太太言重了,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

许氏都懒得跟她多言,只转头往问侄儿:“起复之事可顺利?你先前的上司都对你说什么了?”

许大爷一时无言,心里却是愁闷得紧。二房许二老爷起复多轻易啊,秦仲海秦叔涛兄弟俩一出手,跟姻亲大理寺卿唐大人打个招呼,事情就解决了,连银子都不必多花,只需要备一份惯例的谢礼就行了。而他呢?出孝这么多天了,他银子都花了小一千两出往,愣是没个人能给他一句准话的。无论是找谁探听,都含混搪塞他,甚至还有理都不愿意理他的人。这跟当初他丁忧之前的待遇也差太远了吧?那时候,虽说他父亲的名声扫地,但同寅们对他还是客客气气地,并没有什么势利之举。这才一年过往,怎么就所有人都变了呢?

许氏见他不答,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许大爷起复不顺利,她是早就让人探听过的。

她咳了几声,稍稍安静一下气味,方才持续道:“我方才说过了,许家的名声不比以往,外头的人对咱们许家误会甚多,这时候许家若再出什么事,只会叫人说更多的闲话。何苦来?你们盼看峥哥儿能说一门更好的亲事,还不是为了他的前途?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才会辛辛苦苦地替他操持。惋惜大嫂不能领会我的一番苦心,硬是与鲁家结下了亲事。这亲事既然已经结下,除非鲁家姑娘婚前夭折,否则就再也不能改了!出尔反尔、不取信义的人,但凡是讲究体面的高门大户,都会不屑往来的,更别说是结亲!与其让人误会峥哥儿的性格为人,连一个机会都不愿意给他,倒不如吸收了鲁家这门亲事,赶紧把婚礼办了,也叫外人瞧瞧,我们许家亦是取信重义之家。先前那种种假话,都是误会!”

说到这里,许氏一口吻没接上,连忙喘了几口大气,方才干虚地持续说:“峥哥儿本来就精彩,不但学问好,性格礼节也好,只要是见过他的人,就没有不夸的。从来都是许家其他人拖累了他,就没有他自个儿坏事的时候。就算他没能娶得名门贵女为妻,也没人能掩盖得了他的光芒!况且,鲁家固然不如从前显赫,亦是士林中著名看的书香门第,故交总是有几个的,鲁亲家昔日的同年,亦有不少在朝为官。大哥如今的境况,不好带峥哥儿出门交际,你们做父母的,只怕也没那么广的人脉。二房那边,光是为嵘哥儿操心还来不及,只怕也帮不上什么忙。倘若借着婚礼之机,让鲁亲家带着峥哥儿出门转转,多访问几家故交好友,从士林中再把峥哥儿的好名声传扬开来。往日那些闲言碎语,自然就会随风消散了!”

这番话说得似乎挺有道理。许大爷道:“姑姑说得是。鲁家表兄若能帮着峥哥儿,把士林中的名声重新撑起来,等到峥哥儿高中进士时,自有人愿意帮他的忙。鲁表兄的一位同年,好象就在吏部为官,只是多年没有来往了,我也不好攀上往。等鲁表兄上了京,我劝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