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六章 病重(1/3)

秦含真如今已经嫁了人,因此,哪怕就住在一墙之隔的肃宁郡王府别院,秦家长房与许家也不会找到她眼前来碍眼。许家出孝一事,她直到这会子才反响过来。

噫!难道又要开端见到秦家长房的许氏为了许家两个孙女儿的婚事,各种纠缠亲友的日子了吗?卢家那边还算坚定,给卢初明定了一门好亲事,卢初亮似乎也摆脱了。但天知道许氏接下来又会看上谁家的后生?许家二房的许嵘已经定了秦锦容,算是解决了许氏的一桩心事。怎么她又为了许嵘要不要跟秦叔涛外放而纠结起来了呢?

秦含真有时候真的很难懂得许氏这位大伯祖母的脑洞。嫁人的一大利益就是不必再被这些烦心事缠上了,不过祖父秦柏与祖母牛氏估计还脱不了身吧?等这段时日的繁忙结束过后,还是多回外家看看祖父母吧。倘若他们真的被许氏烦着了,秦含真不介意摆一摆郡王妃的架子,把许氏给堵回往。就算许氏和许家人因此要在外头流传不利于她的流言,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没瞧见她如今是连太后娘娘都乐意赏体己珠宝的人了吗?她靠山大着呢。

秦含真心底碎碎念了一阵,又与秦锦春闲聊了半天,留她用了饭,便送她回往了。不一会儿,底下人又有人来报,道是前蜀王世子妃李氏和她的两个孩子,以及李家母子已经安置好了,秦含真便又厚赏了底下办事的人。

蜀王世子图谋不轨,逝世得也不光荣。天子下旨废了他为庶人,就算他逝世,也没法顶着宗室身份下葬,后事也没有宗人府出面,而是由他的妻子李氏主持办理的。特别简略的丧礼,用的是普通的薄板棺材,也没有什么陪葬品,孝衣就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货色,然后在京城郊外山中一座不算特别大的寺庙里停了灵,做了法事,并在寺庙后方不远的处所,找块地埋了。李氏带着儿女,在他坟前烧了价值二两银子的香烛纸钱。

宗室成员几乎没有人前往拜祭,连涂家人都没有露脸——都恨不得跟他断尽关系。倒是天子与太后厚道些,分辨打发了亲信低调地前往上香烧纸,但前者是往确认李氏母子三人接下来的打算,后者也是为了看两个孩子往的,祭拜只能算是顺带。

李氏已经跟外家母亲兄弟接洽上了,李家母子同意她带着孩子依附外家人生活,并且认为族人也不会对他们有任何排挤之意。李氏当年初嫁进蜀王府做世子妃时,在蜀地十分风光,却从来都行事端正,没有过越礼狂妄之举,人缘很好,名声上佳,给外家人挣了脸,还没少帮着提携外家的兄弟子侄,并接济了族里一大笔银子,让族人多买祭田,多造就读书种子。即使蜀王府坏了事,连累了李家一些人,但李氏对家族所做的贡献,却不曾被抹杀掉。

在李家母子上京之前,李氏族长族老们就已经有过明言,让他们带话给李氏,叫她不必为了兄长担心,李家族中仍有士子未受影响,曾受过她的恩惠,眼下亦尚可持续参加科考,过得几年考得功名,上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做官,就可为李氏的助力了。大事办不了,照顾一下她和两个孩子,还是没问题的。

李氏激动非常,心里也更有底气了。她与母亲弟弟商量过,打算要在京中多待些时日,等明年春热花开之后,再回蜀地往。

一来,这是考虑到眼下气象已经秋凉,冬天将至,赶路会很辛苦,对老母亲与两个孩子的身材都不好。

二来,则是小女儿的身材还需要再调养一下,至少要让她稍稍适应宫外的生活,再走远路。儿子前些日子生了病,还未好全呢,也要再调养调养。另外,李氏自己,身材也偏弱,就算有人沿路护送,也需得先把身材底子打好了再说。趁着现在太后娘娘对她的小女儿还有怜惜,愿意派出太医来给她们看诊时,她可以请太医为她老母亲也诊个脉,开个方,这几年老人家也吃了苦头,医者不自医,总要确认老母亲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