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雨(1/3)

秦含真一语成谶。不到半天后,雨就下来了。起初还只是浠浠沥沥的规模,慢慢地越下越大,到了后半夜,就演变成了暴雨。

越日一大早起来,秦含真推开窗往看,便闻到了清新又带着浓重水气的空气,也看到了满院子的残枝败叶,一地散乱。

这时候,雨还没有完整停呢。

待秦含真梳洗毕,前往正院陪祖父祖母用早饭时,雨势又渐渐加大起来,把她的裙脚都溅湿了。据同样前来陪秦柏与牛氏用早饭的继母蔡胜男说,后院方向似乎还有些处所堵塞了下水道,需得打发人往清算。外头街道上也涌现了积水。早上秦平出门往上差时,上马之前就被水沾湿了鞋面,幸好他当时穿的是皮靴,有防水作用,随行的小厮又带了准备调换的衣裳鞋袜,等到了衙门,倒也不会太难过。

秦含真有些担心:“看这天气,只怕今儿还要下一天的雨呢。要是一直有积水,少不得要多派些人把府里府外的下水道都通一通,别真把院子给淹了。还有城外的庄子上,也要打发人往瞧瞧才行。眼看着就快到秋收的时候了,万一在这当口,地步里的庄稼出了问题,今年说不得就得颗粒无收。”

蔡胜男忙道:“今儿一早,我就打发人往庄子上了,想必下晌就会有覆信。我还叫丫头过往长房、二房提示了一声。长房那边倒罢了,二房近日出了事,正是繁忙的时候,只怕一时半会儿顾不上。”

秦柏点头:“你们想得周到,做得很好。”

牛氏笑着说:“我们家的庄子,排水的沟渠和水利设施什么的,都是认认真真修葺过的,不怕大雨。当初三丫头非要劳师动众地做这些事,我还嫌她多事呢,后来每年夏天大雨,冬天里大雪,倒是都有了排水和存水的往处,旱天的时候,庄子上的庄稼也不愁没有水浇,年年地里产出都是四周几个庄子里最好的。可见这丫头当初劳师动众,并不是没有利益。”

秦含真嘻嘻一笑,给祖母舀了一碗小米粥,送到她眼前。

她既然要在自家庄子上做种田实验,又怎么能不先把水利设施给弄好了?好歹她在家里的事务上还插得上嘴,不好折腾着做生意,就只能靠种田为家里多积攒些家底了,否则如今她哪里有这样舒适的好日子可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国外氏也是需要生财有道的。

蔡胜男赞叹道:“那回我往了京郊的庄子上看过一眼,瞧见那么多不同花样的水利设施,着实是开了眼界。从前我在朔州,哪里见过这么多的水利方法?那边也有屯田,但每年产出都不高,只委曲够一半人糊口罢了,军中还是要靠外地运来的粮食,才支撑得住。我心里都忍不住想,若是朔州军民知晓这很多进步庄稼产出的方法,兴许他们也就不必年年都为粮食发愁了。”

秦含真说:“兴修水利这种事,还是要因地制宜的。京城和南方能用得上的水利设施,不必定合适朔州。要是母亲有兴趣,让人翻查一下农书,看有没有能用得上的方法,告诉朔州那边的熟人一声就好。”

蔡胜男笑着点头:“好,回头我就往书房找书。”

秦柏还提了一句农书是放在哪个书架上:“平哥媳妇往丙三书架上寻就是。”

蔡胜男连忙谢过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吃完早饭。秦柏照旧往外书房往了,不一会儿就把几套农书送到了宗子的院落。他说是让长媳往寻书,实在已经替她代劳了。蔡胜男领了公公的好意,警惕将书存放好,等到闲暇时再往翻看。她要看的,当然不仅仅是合适朔州的水利设施而已,如今蔡家子弟疏散到了各处边镇,按照朝廷的惯例,大多数边镇都是有屯田任务的,她要找的东西多着呢。

牛氏拉着大孙女儿看小孙子小孙女往了。秦安长年在昌平大营,西院那边是小冯氏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庄哥儿渐渐长大之后,除非遇上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