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贤妻(1/3)

云阳侯深受当今圣上信任,担卫城卫大将,在军中也十分著名看。若论本朝权臣,他尽对在前五之数。而且他子侄人数众多,家族壮大,嫡支旁支都很给力,根本不必担心后继无人。再加上他为人谨慎,素无恶行,在朝野间的名声也非常好,清流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若无意外,蔡家在他与他儿子的带领下,还会持续风光下往。假如他的孙子也争气,那云阳侯府的风光就有可能延续上百年。

但云阳侯府也有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他们家与东宫太子这一方的接洽不紧密。且不说太子直到数年前病情好转,方才正式控制朝政大权,光是云阳侯一家手握兵权,就有与皇位继续人疏远的忌讳。他们家与太子关系不紧密,才是为人臣子的天职。天子对这一点很满足,太子也从来没表达过有任何的不满。正常情况下,想必太子继位之后,城卫大将的地位,依然会是云阳侯府的人在担负。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当那位楚副统领上了位,背后又有唐家做靠山,本身也是大家大族的时候,情况便有些奥妙了。楚副统领既然是太子妃的表兄,也就跟太子殿下的小舅子差未几了。太子妃虽无子,却育有太子眼下唯一的亲骨肉敏顺郡主,又深得太子敬佩。唐家在朝中也是德高看重,门生众多。怎么看,太子都没有理由不重用这个小舅子。若楚正方不是在城卫任职,而且还做到了副统领的地位上,再升就要直接要挟到云阳侯的地位了,兴许蔡家高低还不会在意这件事吧?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年轻时被圈禁过,身材受损,妻子秦皇后因此病逝,儿子太子则是缠绵病榻多年,他是正主儿,身份最重要的那一个,那些兄弟怎么可能饶得过他?他是由于底子好,扛了过来,登基后又警惕调养,才会恢复健康的。但他身材受损,因此多年来都不曾再有第二个健康子女出身,就算让后宫妃嫔怀孕了,孩子也多半会中途流产或是出身后早夭。可见天子的身材状态不容乐观。但他为了太子,一直都硬撑了过来。如今太子健康好转,他也能放心了,开端将手中大权转移到太子手上。

且不说天子日后是禅让皇位给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还是自己退居深宫休养,命太子监国,反正权利转移已经是事实,朝中重臣们都心里有数了。老一辈的已有退意,壮年一辈的开端向东宫示好,年轻一辈的则直接向东宫效忠……反正,大家都开端考虑后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云阳侯府蔡家又怎能免俗?

当然,云阳侯府自有风骨,做不出天子尚在位,就先投向未来新主的事。他们先是借着与秦家外孙女卢悦娘的婚姻,与秦家成为了姻亲,然后再慢慢拉近两家关系其中又以永嘉侯府更受他们的重视。若是太子十分敬佩的亲舅舅永嘉侯秦柏愿意为他们说项,那么太子的表小舅子,份量就没那么重了。蔡家人也没打算把楚正方打压下往什么的,只是盼看太子能看在蔡家与秦家关系亲近,又劳苦功高的份上,把楚正方调到别处往任职就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云阳侯府在最近这几个月里,与永嘉侯府增长了往来,云阳侯夫人越发接地气地跟牛氏交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实在在秦含真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秦蔡两家关系好,表姐卢悦娘在夫家的处境就会好过很多。更何况蔡家人品性都不错,蔡元贞也是她的好闺蜜,云阳侯府有权有势有人,永嘉侯府与他家结交,半点不吃亏,说不定还能占点便宜。至于蔡家人的目标,对秦柏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楚正方能干又年轻,很不必守在城卫一直屈居副职,禁卫也好,京卫也好,满天下还有那么多的指挥使司,哪儿安置不下一个他呢?城卫固然不错,但困守京城,要干的重要是保持城区治安的事,除非有谋逆事件产生,才会有出头露脸的机会,那还真不如到处所上执掌一军、独揽大权算了。

秦含真小声跟赵陌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