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1/3)

吴少英与黄清芳的婚事正式定了下来。固然两家未曾特别宣传,但亲友们没几天就都听说了。

也曾有人怀疑过,为什么永嘉侯夫人牛氏说亲,撮合的不是她的嫡宗子秦平与黄清芳,反而是她丈夫的门生吴少英?但这种话怎么好当面提起?更何况黄家先前也曾放过话,说不会让女儿嫁人做填房,便有人猜测,会不会是由于吴少英乃是初婚,而秦平却是续弦的缘故?

无论是什么缘由,亲友们都为这桩婚事兴奋。黄清芳从前也是京城里数得上号的大家闺秀,才貌双全,性格也温柔,只是由于早早就由家中长辈定下了婚约,旁人便是看着眼红,也只能白搭。后来她所遇非人,婚事遇挫,被逼得远走金陵,熟悉她的人家,哪个不为她叹息?如今知道她毕生有靠,都为她欢乐。

不过,消息传开后,京城里也不是人人心里都感到欢乐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一心想请求娶黄家女的官宦勋贵门第。

当初黄清芳遭遇毁婚,又被王家与张家人故意损坏名声。有意求娶的人家见东宫形势不明,便个个都张看起来,没有果断地上门往说亲,眼睁睁看着黄清芳随兄远赴金陵,也不过是一声叹息罢了。

王家与张家落魄后,就有不少人感到黄清芳可以回京来说亲了,哪怕年纪大些,已过了婚龄,也不是没盼看说到稍好一点的人家往做续弦。当时太子还朝,黄家正是风光的时候,有意攀这门姻亲的人家多了往了。早有此念的人家感到张看够了,已到合适的机会提亲,就不必说了;那些曾经过于做过墙头草,对东宫曾有过不忠之心的人,生怕被秋后算账,更是热切地期盼能抱上黄家这条大腿,好助自家逃过一劫。为此,他们有些是祭出了将元配所留下来的子女送走的大招,有些甚至还拿出了自家尚未婚配的子弟,即使其年纪比黄清芳小些也不在乎,就盼着能吸引到黄家人答应联姻。

然而,黄清芳一往数年,黄家始终不曾应允过任何一个人家,仿佛是铁了心让女儿做老姑娘了。几年下来,已落败的人家不算,等不及的人家见局面和缓,便另行给儿子娶了妻;仍然想要争取黄家这门姻亲的,则是让家中子孙纳妾或收房丫头,空出正室之位来,逝世等着黄清芳呢。惋惜黄清芳回京后,黄家仍不曾松口,连不让女儿嫁人做填房的话都说出来了,逼得大部分的人家知难而退,剩下那些还未正式“娶妻”的,心里仍存了念想,感到自己很有盼看。

哪里想到黄清芳一声不吭就定了亲,虽说不是做填房,嫁的却是个年纪老大的冷门小官。即使有品有职又如何?冷门官员的基础,如何能跟他们这些世家高门的子弟相比?!他们还等她等了这很多年,凭什么得来的就是这样的成果呢?!

他们心里不服气,便往探听黄清芳未婚夫的情况,想着使点小阴招,报复一下也好。没想到这一探听,就探听出对方虽是冷门出身,却也不是没有靠山的消息来。永嘉侯的门生,国舅爷的爱徒,甚至连皇上与太子都是见过的,在宫里也是留了名号的人物,就算是冷门子弟又如何?谁还真敢往得罪他不成?!万一惹恼了国舅爷,进宫告上一状,他们家族也不是十分清白无辜,能经得起皇家追究么?

一查到吴少英的真正背景,哪怕心里再不甘心,那些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顶多就是私下抱怨几句黄家人,实际的报复举动,是半点都不敢有的。吴少英虽不是姓秦,但这门婚事,说是黄家与秦家联姻,也未尝不可。这两家本来就是亲戚,又都是太子的外戚,人家内部联姻,外人管得着么?黄家背后有皇上,有太子,秦家背后不但有皇上和太子,还有云阳侯府和闵家呢,甚至还有一位十分得皇家重视与宠爱的肃宁郡王在。这个份量,哪里是他们这些寻常勋贵官宦子弟能比的?那吴少英哪里是没有基础的冷门子弟哟,他背后的人脉关系网简直吓逝众人了好么?果然黄家人都不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