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4 招降纳叛(2/3)

一片混乱,短时间内既无官兵前来剿匪,亦无侠客来此除暴安良,翠海县县令和地方乡绅只能任由大都督帮制霸翠海县。

逃兵又饥又饿,无奈乞活翠海县,值得怜悯。无论如何说,朝廷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就是不对,让士兵流血又流泪就是不对。祁镇北在时,谁曾逃过?但一时的正义,不代表永远的正义;一时的怜悯,不代表永远的怜悯。

抵达虚弱的翠海县之后,逃兵们非常遗憾地堕化了。

原本可怜的饥兵饿兵,因为武力优势带来的野心膨胀,迅速变成一群肆无忌惮的抢劫犯。这群逃兵忘了自己的苦难由谁所施,也忘记了自己也都来自普通百姓家庭,卑劣地把心中的怨恨施加给更弱者,卑劣地把战阵学来的武艺用来对付同胞。

又因为地方豪强有高墙防御、有家丁警戒,一群恶兵、兵痞遂蓄意抢劫那些徘徊在苦难边缘的普通百姓。一些逃兵头目,甚至仗着武艺突袭附近的村庄,抢劫民女为妻为妾,化作罪恶滔天的恶霸。

曾经的可怜人,短短数月时间,全都变成了该死的罪人。

不管缘由为何,罪人就是罪人。贺路千来到翠海县,探得他们的种种罪恶,果断踹了这家玷污祁镇北名誉的大都督帮。

深夜。

某间大都督帮强占的民宅里,三十余条无头尸体零散倒地,温热的鲜血无声渗透青砖。

民宅另一侧,十五名身穿破旧兵服的大都督帮帮众,全都颤巍巍地高举双手投降,浑身颤抖地跪在地上等待贺路千的最终审判。

这十五名帮众,是昨日或前日刚到翠海县的逃兵。他们尚未参与作恶,或者说还没有没来及作恶,暂时不够判处死刑的标准。

贺路千拎着斩日刀,慢步跨过一具具无头尸体,停步到十五名帮众身前两米外。贺路千不慌不忙擦拭斩日刀上的血迹,冷声询问十五名帮众的意见:“我判处他们死刑,你们可有异议?”

十五名帮众或者摇头,或者直接回答没有异议,没有人敢反驳贺路千半句。

贺路千满意十五名帮众的恭顺态度,收刀回鞘:“传闻祁镇北祁都督治军严谨,行军时不骚扰地方,驻扎地方时爱民如子。你们身为祁都督旧兵,又高举祁都督的义旗,如此残害地方百姓,不觉得羞愧吗?”

贺路千虚夸了。

其实,祁镇北的军纪并没有传闻中描述的那样美好。

祁镇北虽然重视军纪,可他毕竟是一位封建将领,他的部队毕竟是封建部队,军纪能好到哪里去?祁镇北的种种美誉,不仅性质属于瘸子里挑将军,更主要来自地方豪强乡绅的齐声称颂。因为祁镇北非但从来不喊劫富济贫或替天行道口号,反而谨慎地与门阀江湖、地方豪强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尽所能与他们保持良好友谊。

祁镇北的爱民,爱的是乡绅,爱的是豪强。

而普通百姓,除非投靠祁镇北做军户,否则也是各种苦不堪言。

逃兵们的飞速堕化,如果仔细追究起来,祁镇北还是需要肩负一定责任的。

但此时此刻,十五名帮众亲眼见证贺路千无情砍掉三十余颗脑袋,谁有胆子反驳说祁镇北的爱民其实是爱乡绅?我们避过地主豪强,专门欺负又穷又弱的老百姓,其实是得到了祁镇北的真传?

除非不要命,否则谁敢这样说。

十五名帮众全都知趣低头认错,或真或假地嚎嚎大哭,悲痛悼念祁镇北:

“都督,我们知道错了”

“都督,我们让你失望了。”

“都督,我们一定改邪归正,绝不祸害百姓。”

而后,无数悔恨化作一句求饶:“少侠,我们知道错了,你饶我们一命吧。”

贺路千理所当然不相信十五名帮众的誓言。如果贺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