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5章 向突厥(三)(1/2)

长安城内,李世民一人在庭院内踱步,如今只剩下梅花星星点点地盛开在冬雪之中,傲骨盛放,这让李世民倍感欣慰。

对他来说,自己如今何尝不是身处严冬之中?所走的每步都要思量,踏下的脚步在雪地之中就会留下印记,掷地有声。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国势,大唐可能因自己而富强,也有可能因自己而衰败。隋朝面对胡人的方式还是很直接,李世民始终认为隋朝并非是一无是处,当时自己父亲李渊正是抓住了隋炀帝大兴土木,国库亏空,广泛征用民夫使得民不聊生,最为关键的还不是这些表象因素,核心的还是让春耕以及秋收的农民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农业才是立国之本,没有粮食更别谈什么强兵。正是如此,李世民看中这个机会,让天下换了主人。

所以李世民才会挑吉日,自己下田和农民一起耕作,彰显国家重视农业,务必要发展农业,更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信心,便是太平指日可待。

内政是长在自己身上的实力,对外的关系是李世民更为头疼的,尤其是如何处理与胡人之间的关系,便是李世民登基后认为国家外交的重中之重。

可对于大唐来说如何有利,对胡人而言就是弊,天下只有一个,此消彼长就是你死我活的游戏。部落之人对大唐还是反感的,总认为征服才是唯一途径,这问题就要回溯到如今政治的大背景。

汉人和突厥交战已久,虽然东突厥和大唐结下所谓的“渭水之盟”,可那始终不过是唐太宗有那么点魄力,杀了头白马打了嘴炮让突厥大军撤退的。

虽说颉利可汗自己是满意了,底下部落的弟兄们可不是那么高兴的,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等十五部各怀鬼胎,适逢西突厥曷萨那可汗势力逐步变强,众部落推举薛延陀的乙失钵为萧克。多亏了赵德言强推汉人风俗和政令,使得颉利可汗至上而下政治混乱,不仅是薛延陀,连回纥、拔野古等部落相继叛离,拔刀相向。

颉利可汗这下就很着急了,底下的弟兄不服自己,连旗帜都要改了,这怎么办?游牧民族可不是靠什么外交来巩固势力的,谋攻可以,伐交免谈,那事情就很简单粗暴,打呗。所以东突厥颉利可汗在自家的人中选了一圈,想一想还是自己的老哥的儿子看样子很有军事才能,名字也很好听叫做欲谷,率领整整十万骑兵旨在一战回纥耀武扬威,灭不灭他们不重要,重要是杀鸡儆猴,让其他部落的人都看得到自己无上的实力。

但正所谓写好了故事的开头,却没猜到故事的结尾。对面回纥的首领名字起得也是很有风头,直接叫菩萨,菩萨只带了五千骑兵狠狠教欲谷做人。确实是东突厥大败回纥,带去十万骑兵大部分都落入敌手,给人做了嫁衣。

薛延陀闻风而动,知道昔日老大哥不行了,胡人哪有什么礼义廉耻,那都是汉人自古以来,包括儒家思想约束人们的道德观念。胡人就很清楚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无非就是弱肉强食,你行的时候我跟着你走,你不行了身上的营养我可不能放过。在这关键的时候,薛延陀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听自己的使命召唤,随后也开始进攻颉利可汗,四设即破,四面楚歌正是如今颉利可汗的情形。

李世民如此英杰自然是明白局势,如今不少大臣接连建议大唐势必要进攻,分得一杯羹,能够给未来扫平周遭诸强有一个好的契机。不过长孙无忌说到李世民心中最大的忧患,便是大国之姿。

短期内,的确出兵能占到一些便宜,可诸如回纥、薛延陀等部落也长着眼睛,看得到我大唐亦是言而无信之国,汉人野蛮不守信用和胡人没有两样,这样又如何在外邦立信?若是大唐再遭国难时,还可能有“渭水之盟”这样的好运气吗?

正因如此,李世民还是放弃了此时攻击的想法,但只是按兵不动,不代表以后不讨伐,无非就是找个合适的时机以及理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