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09章 有鞑子主动投降了!(3/5)

那个活着的鞑子摁住。周焱宇和李杨,站在场地的中间,发派人,继续搜索残敌。&;&;&;&;张准沉声问道:“怎么抓到的?”&;&;&;&;有个队正立正回答:“是他自己举投降的。”&;&;&;&;张准有点意外的说道:“他亲眼看到他举投降了?”&;&;&;&;那个队正肯定的回答:“是的!他要不是举起了双,早就被我们给打死了,哪能活到现在!”&;&;&;&;他详细的解释说,这两个鞑子,都是主动的举投降的。他们不知道原来是躲藏在哪里,出来以后,并没有携带武器。按照虎贲军的纪律,对于主动举投降的敌人,包括鞑子,都不得肆意的杀害,可是,有几个战士忍耐不住,冲上去,就将一个鞑子给乱刀捅死了。旁边的军官,急忙将那几个战士拦住,才保住了这个鞑子的小命。&;&;&;&;嗯,准确来说,也不是保住这个鞑子的小命,而是暂时没有在战场上杀死他。至于他以后会被送到哪里,又或者是死在什么人的里,那都是有安排的。对于鞑子,只要是落在虎贲军的里,就别想有好曰子过。张准听到的扭打的声音,其实是虎贲军内部自己拉扯的声音。那几个急于报仇雪恨的战士,动作幅度比较大,军官们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们拉开。&;&;&;&;“原来如此。”&;&;&;&;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威字营的战士,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北直隶的年轻人,对鞑子的仇恨,就不用多说了。如果这两个鞑子不是事前就举起了双,身上又没有携带武器,他们肯定会被打成马蜂窝的。那个被捅死的鞑子,只能说是罪有应得。对于他的死,张准是丝毫不会放在心上的。&;&;&;&;只是,居然有两个鞑子,主动的举投降,这个现象,还是引起了张准的强烈兴。在他的印象里,这个时候的鞑子,都是悍不畏死的。想要他们主动的投降,基本不可能。唯一可以活捉他们的途径,就是在他们重伤以后,失去反抗能力,才能活捉。虎贲军目前捉到的鞑子,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得来的。&;&;&;&;“有懂得鞑子说话的吗?”&;&;&;&;张准想了想,下意识的转头叫道。&;&;&;&;他想要和这个鞑子交流一些情况,了解一下鞑子的一些想法。不过,很显然,眼前的这个鞑子,根本不懂得汉语。虎贲军在旁边叽里呱啦的说了很多,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周围的虎贲军的战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下意识的摇摇头。鞑子的语言,虎贲军里面,懂得的人还真是不多。鞑子的语言,其实是蒙古语的变种。可惜,威字营和炮兵营的战士里面,都没有懂得蒙古语的人。&;&;&;&;最后,还是李杨灵,从叛军的俘虏里面,找了三个翻译出来,和这个鞑子交流起来。这些叛军,长期驻守辽东,对于鞑子的语言,多多少少都懂得一些,简单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根据翻译们和鞑子交流的结果,这个鞑子的名字,叫做普达,很普通的名字。普达的家,在沈阳附近的白塔铺,家里有好几个人。不过,男人都已经全部战死了。至于死在了哪里,他语焉不详。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应该是大金国的上头,根本就没有告诉他,所以,他是真的不知道。&;&;&;&;在去年冬天来临之前,普达被征调入伍。问起普达的年龄,他一会儿说是十三岁,一会儿又说是十四岁,最后又说自己只有十二岁,结果,翻译也搞不懂,他到底是几岁。鞑子身高体壮,发育的时间,要比汉人更早一些。这个普达,估计绝对不会超过十四岁。&;&;&;&;被虎贲军战士乱刀捅死的那个鞑子,是普达的同乡,家也在白塔铺。对于那个鞑子的年龄,普达倒是很清楚,说是只有十二岁。战士们将那个鞑子身上的毛皮什么的,都全部扒开,仔细的检查,发现的确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只是他穿着鞑子的毛皮,头上又带着帽子,愤怒的虎贲军战士们,根本辨别不出他的年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