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三四章 一路货色?(2/3)

“寇友”张谊想了想,记忆中根本不认识这个人。

“那钱松呢”

张谊还是摇了摇头。

紧接着,何瑾又说了几个人的名字,张谊一概不认识,不由再度怒火上涌。

然而,就在他准备咆哮叱喝,发泄心中的怨恨时,何瑾却不再提问了,而是忽然转口言道“其实还有很多人的名字,多到我根本记不清。”

“这些人尚书大人都应该记得的,因为就是你们张家垄断了淮安的盐,使得他们这些小盐贩,好不容易向太仓缴纳了粮食领了盐引,结果盐场就是不给他们盐。最后只能被逼得家破人亡,卖儿卖女还把自己卖身为奴”

“这样的惨案,在淮安一地就有百起。要是算上你们垄断的整个大明沿海盐场,不知又会有几千起。”

“可惜这些人都无权无势,也认不得京城张府的位置。否则的话,尚书大人觉得他们找你讨债过来,该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张谊闻言当即色变,他当然清楚自己一手打造的晋商官僚集团,是建立在无数盐贩破产的血泪之上。

何瑾此时的指摘也极为犀利那些人都冤仇无处可伸,凭啥你张家被抄家破产了,就觉得心中有怨

对付你这样残害百姓的狼心狗肺之徒,只静静取了脑袋,抄没家产,难道还不算体面非要夷灭了九族,昭告天下才行

更不要说,这后面还没算勾结倭寇、祸乱大明百姓一事如此数典忘祖、叛变华夏之举,记入史册遗臭万年也不足惜

体面

你礼部尚书的面子,就该比得上千户百姓的凄惨命运,比得上那些惨死倭寇刀下的冤魂

“何瑾,你休要乌鸦笑猪黑”

张谊虽然不吭声了,但张遐龄却仍死不悔改,露出癫狂的笑吼道“谁不知你何氏的产业,比之我们张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你不是也联络了朝中一批官员同流合污”

“怎么,这挣钱的买卖,你何瑾做的我们就做不得说白了,还不是你更阴险狡诈,手段更高上一筹”

“既然都是捞钱的,就别装什么正人君子。也不听听你的名声都臭到了大街,还有脸如此道貌岸然地来教训我们”

“嘿,死到临头还敢乱叫,小爷撕烂了你的嘴”赖三儿一听这个就怒了,上前就要动手。

可何瑾却伸手拦住了他,一脸奇怪地问道“你觉得他说的不对吗”

“当然不对”

“哪里不对了”

“我,我说不出来,反正骂老大就是不对。”赖三儿就有些郁闷了,扭头儿看向何瑾老大,我可是向着你的啊。

“向着我也得明事理啊,道理都跟人家掰扯不清楚,就动手打人家像什么话”

“我,我”赖三儿这就更郁闷了,心中暗道老大,其实我也觉得人家说的没错。你跟他们,不就是一路货色嘛。

只是这话我不敢说,也不敢问啊。

何瑾就看着他那便秘的脸色,也开始郁闷幽怨了,道“别人不懂就算了,你跟我这么长时间也不懂,太伤我心了。”

“是,我是跟他们一样爱钱,而且比他们还贪,名声也不好听。可同样是挣钱,你想想我干过一件害人的事儿没”

“何家哪桩生意做起来之后,不是开辟了一个财源,带动了一方经济增长、拉动了就业,实现繁荣互赢的局面”

一听这个,赖三儿就反应过来了,拍了下大腿道“没错啊,鼓山没开发之前,就是一片荒山;还有滏阳河疏通后,百姓都有活计了。”

“后来到了京城,开设百宝斋弄出镜子,人人都不用买昂贵的铜镜了,烧玻璃也让京城百姓有了活儿。再之后开通边关贸易,老大是挣了不少钱,可带动的是万千商贾百姓,都有了营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