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二一章 满足他心愿!(2/2)

也就何瑾一番折腾,打通了勋贵武官的关窍儿,弄出了军事化管理外加奖惩机制,终于开始行之有效。

可此时听了刘大夏,讲述何瑾的一番谋划,又给了弘治皇帝不一样的启发:不错,只改革军营还是不够。

要将整个大明风气也改了,让士卒们后顾无忧,才会人人踊跃参军。大明才能自强恒强,兵威强盛且生生不息。

想到这里,他又看向似乎还欲言而止的刘大夏,道:“刘公,可是还有话要讲?”

“老臣......”刘大夏想了想,忽然间似乎心一横,才开口道:“老臣认为大明的确不该抑商,至少不能像现在一样,视商业为粗鄙狡诈之业。”

这话一出口,不止底下又是一阵哗然,就连何瑾都有些目瞪口呆了:老刘,你这是经历了一番心灵洗礼,直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真的是......太好了!

“陛下,《孟子》当中有云,无恒产者无恒心。老臣之前一直认为,恒产便当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可西山一游后,老臣便想着西山的那些煤炭、水泥、玻璃、毛线、肉干,为何不能是恒产?我大明幅员辽阔,万千百姓日常所需,又怎能离开那些?只要我大明国势蒸蒸日上,那些商品就不乏销路......”

听到这里,底下又是一阵接连不断的咳嗽声。毕竟刘大夏一番言论,可是在质疑‘士农工商’这四等公民的分化。

在明朝商品经济还未完全发展起来的时代,这些话显然是惊世骇俗的,也是会让既得利益者拼命反对驳斥。

只不过,何瑾依然不管这些,还是自顾自地露出了姨母笑:老刘啊,看来你终究是......悟了啊。

真没白带你逛一圈儿,没想到你的思想境界,已然这么高了。虽说比起我跨越五百年的境界,还是逊色了不少,但也足以领先时代了。

大明朝堂终于又多一个开窍儿的,自己的盟友方阵,也多上一位重量级的选手。

可这个时候的弘治皇帝,却不得不替开嗨了的刘大夏刹车,阻止群臣们急不可耐的辩驳:“今日所议之事,乃是否出兵增援蒙郭勒津部落。刘公,话题可有些扯远了。”

刘大夏这才反应过来,当然又是力挺何瑾,道:“陛下,老臣也认为大明当出兵增援。西山那里牛羊,还有羊毛、牛皮、马尾、药材这些,皆乃我大明子民之恒产。为我大明子民福祉,朝廷岂能袖手旁观!”

这话落下,何瑾又忍不住嘿嘿一笑:老头儿还真倔啊,见缝插针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明明那是草原上的特产,到你嘴里就成大明百姓的恒产了。

这等厚颜无耻的风范......嗯,我喜欢!

随即,前任兵部尚书马文升,也咳嗽了一声,出班言道:“陛下,老臣也赞同出兵增援。好不容易谋下的一笔财源,怎能放任那鞑靼小王子破坏?”

紧接着,勋贵武官也开始发力了,张懋、朱晖、薛伦一众大佬儿也跳将出来,纷纷拍着胸脯摆事实:“陛下,宁夏一线我等都能击败火筛。此番又是出长城同火筛一同抗战,焉能击不败鞑靼小王子?”

路已铺好,内阁大学士们也不藏着掖着了,纷纷也上前表示:陛下,虽然只过了一年,但咱大明就是跟去年不一样了,该反守为攻了!

这下彻底大势已成,奉天门那些官员就算再想跳出来,也得考虑下是否能得罪起这么一群大佬。

弘治皇帝也不必跟上次一样赤膊上阵,只需当场在何瑾的奏疏上画上一个圈儿,然后起身威严举起右臂,迎着初升的朝阳宣示道:“大明,已非昨日之大明。既然鞑靼小王子猖獗欲战,朕就满足他这一心愿!”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