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人多力量大(月十一月初五)(2/4)

炭盆烘墙是京城官宦人家修造房屋的法子,这些年他们都是照方行事,从没想过究竟。

谢又春垂手道:“小人愚昧。”

红枣道:“现我知道了可能的原因,但还须再拿熏笼验证一回。你手边可有熏笼?”

闻言谢又春瞬间想到了红枣昨儿和云氏提的熏笼有炭气的事,心里当即就是一跳——人命关天,这事可马虎不得。

不敢怠慢谢又春赶紧让人拿来了熏笼。

熏笼拿来,红枣让谢又春把熏笼在院里点着去了烟后方拿进屋。

随后红枣又拿出几个粗瓷茶杯来给谢又春看。

“春叔,”红枣道:“这几个茶杯等会儿要用,你且先拿笔给上面标上一二三四的号码,用做区分。”

张乙随即送上笔来,谢又春依言照做了。

红枣又道:“现张乙手里是一桶澄清石灰水。”

“张乙, 你把这石灰水倒进这四个茶碗里。”

谢又春看张乙果从手里的竹筒里倒出四碗清水来——红枣不说,他都看不出这是石灰水。

“张乙,你把一号碗放进熏笼,二号碗放在熏笼旁边的桌上、三号碗放进炕洞、四号碗放到院子里。”

眼看张乙一一照做,红枣和谢又春道:“春叔,你只看二号碗,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谢又春依言看向二号碗,然后便看到碗里的清水忽然生出几丝白色。

“这——,”谢又春惊道:“这是炭气所化?”

红枣笑笑:“张乙,你把一号碗和三号碗、四号碗都拿来。”

四个碗一字排开,结果很明显:三号碗白色最多、一号碗其次,二号碗第三、四号碗依旧澄清。

很显然炭气越重的地方,这石灰水便生出越多白色浑浊。

想明白道理,谢又春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昨儿太太竟然在熏笼旁坐了整个晚上!

这要有点啥,他万死也难逃其疚。

西院出来谢又春的腿都是软的。他让自己的小厮领出了落选的四个孩子,自己则跑到明霞院正房来见云氏。

云氏对于谢又春现在跑来颇为奇怪,而待他支支吾吾说请郎中来瞧瞧的话后,就更奇怪了。

“又春,”云氏讶异问道:“你知晓了什么?出什么事了吗?”

谢又春赶紧跪下把熏笼有炭气的事说了一遍,云氏闻言也唬了一跳——她好容易才怀了这胎,自是宝贝,如何舍得让她/他受一点炭气。

当下云氏立便让人请郎中,然后又和谢又春说道:“又春,大奶奶这个实验,你回去再找人试试,这熏笼若真是有炭气,你在十五前必得找人给家里的暖棚安上烟囱和窗户。”

“这炭气事关人命,可不能轻忽!”

红枣来上房晚请安的时候正撞上郎中出门。

“娘,”请安时红枣关心问道:“您身子安好?”

刚郎中说她近来思虑过甚,虽不至于伤到胎气,但保险起见,还是吃几贴安胎药来得放心。

云氏也觉得过去一个月事情繁杂,闻言倒是有心好好养养,便和红枣道:“前些日子为老爷的喜事我可能劳了些神,身上有些懈怠,便想让郎中开些补方来吃!”

俗话说“冬天补一补,春天能打虎”。红枣前世就有不少同事在冬天的时候去中医院开进补膏方。所以听云氏说是补方,红枣便就没再多问。

婆媳两个收拾着正要去五福院请安。便有老太爷身边的人进来传话道:“太太、大奶奶,老太爷说这天冷了,天黑得早,再等雪一下,这道湿滑更不好走,如此这晚上的问省便就都免了吧,真若有什么事,太太和大奶奶只管打发下人来说就行,不必亲身走来!”

这世因为没有电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