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29章 《中庸》中的真诚与真实(2/2)

在各个方面:比如说,曾经传说呈现在蓍草龟甲上,也可以通过一个人情绪变化表现在手脚的动作形态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的话,可以预先知道的;是祸的话,也可以预先知道的。所以!真诚与否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还是停留在解剖人性真实的层面上面!唉!你这是想通过解剖自己来重构社会关系!道理是这个道理!有可取之处!但是!想因此就解决社会问题,可能是不行的!试想!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解剖给别人看呢?把自己的内心解剖给别人看呢?是不是?所以!这还是停留在修身的层面上,还是没有跳出来。没有从生存学来解读、解决社会问题。唉!算了!你继续往下读吧!看看后面有没有奇迹!”乐歌长篇大论道。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然后!继续往下读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道。

曾子解读道:“真诚、真实,是事物的本质;而道呢?而道是根据本质而决定的!不同的本质而决定不同的道。真诚、真实,是自始至终都不可离开的,没有真诚、真实就体现不出不同事物的本质。就无法分辨事物,混沌不分,所谓无物!

因此!君子以真诚、真实为贵。真诚、真实并不代表某个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是通过与他物的比较而分辨出来的。所谓有物!真诚、真实才是君子,才能有仁;知道什么是人,什么是君子,能把人与他物区别开来,认清人的本质,那就是智!什么才是人性的德呢?明白了人与他物的区别,人有人道,他物有他物之道后,至此,任何时候施行自己的德行都是可以的,都不会出差错。”

“真诚就是真实!”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子应道。

真诚、真实是确定身份的根本!没有真诚、真实就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君子不可丢失真诚、真实这个根本,丢失了就让人无法辨认你是不是君子、圣人或者小人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