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鹬蚌相争(2/3)

日即可抵达盛唐城下。”副手的汇报让向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立即传讯扬州,汇报刘威出兵一事,同时给舒州坐镇的向冲通报,让他立即派遣部分人马进入霍州,在霍州以北进行防御,切断刘威南下之路。同时让寿州的暗线散布消息,将刘威出兵的消息尽快送到王播手上。”

一连串的命令迅速从向杰这里发出,一场围绕着刘威出兵的部署立即开始启动,十三司在快马和飞鸽传书不间断的调度之下,将此前部署到位的一张大网迅速拉开,作为始作俑者,向杰此时对于两军交战的结果还不在意,反而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他和其他的淮南军将领不一样,最大的兴趣和天赋都在这情报上面,在得到薛洋不间断的指点之后,向杰在情报上的造诣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人,在情报机构尚未成熟的唐末,向杰已经组建了一支卓有成效而且能够独立作战的情报组织,并且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向杰启动对庐州的拖延战术迅速被传回了扬州大本营,袁袭和薛洋相互点了点头,与此同时远在舒州的向冲第一都两个营也迅疾北上,朝着霍州进军。霍州因为是陈家老宅,霍州的知县本身就是陈老爷子的故交,在薛洋占据扬州之后就已经成了淮南军的编外之地,对于第一都的到来,不仅仅县衙众人没什么反应,就连当地的百姓也是理所当然。在薛洋强势崛起之后,霍州百姓言谈举止之中就自发的带着一份豪气,因为这位小郎君虽然是从岳西之地崛起,但是归根究底却是霍州人,所以这些年霍州虽然看起来默默无闻,但是受到薛洋的激励,跟着陈家走出去的年轻人却是一年比一年多,无数的年轻人趁着这波潮流走上了各自的舞台,或是经商或是从军或是游学,让霍州成了名副其实的圣地,也吸引了无数以薛洋为偶像和奋斗目标的年轻人前来朝圣。就连昔年薛洋住过的苍翠山都不时的有人前来观摩,希望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不过在舒州忙得脚不沾地的向冲却没有一点其他的心思,第一都到目前为止已经一分为三,两个营进入霍州执行拦截任务,切断刘威南下之路,分割寿州南部地区,沿着大别山北部设防,确保霍州大量的后勤作坊和兵备处的安全,一部还要沿着碗口城和望江一线防御,确保舒州南线的安全,另一部驻守舒州府城,和大量调来的新兵一起进行整编操训,预备重建第一卫。

按照淮南军的传统,凡是陆翊亲自领军的作战编制一般都会成为随后其他部队的样板,然后逐步分拆,扩充整个淮南军的数量和编制。而向冲一般就是在部队分拆之后留守的那个人,这和他本身的性格有关。

不过向冲虽然在舒州忙个不停,但是好歹后续还有杨功和向明率部过来分担,倒也不会耽误第一卫重建事宜。此时薛洋和袁袭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寿州,甚至就连已经开始重新换装,准备适应南境作战的第二卫和陆明在蕲黄等地的战事都放在了一边由陆翊全权处置。

袁袭和向杰联手在寿州布置的这张大网除了第一都要在霍州防御,切掉寿州南部地区以外,更多的还是驱虎吞狼之计,鹬蚌相争,最终淮南军渔翁得利。王播在刘威出兵的第三天,也就是从庐州出发刚刚越过两州的州界之时,十三司暗线就已经得到了飞鸽传书,远在寿州府城的王播就得到了消息。这一年多奇迹般从一介屠夫变成执掌一州之地的大员,虽然唐皇的任命迟迟没有给他,但是已经对外以刺史自居的王播在得知杨行愍派兵攻打自己之后火冒三丈,几乎是想也不想的立即派兵南下支援盛唐城,同时传令盛唐守军严阵以待,阻拦庐州军的进攻步伐。而他自己则尽起寿州等地兵马准备在刘威屯兵坚城之下的时候里应外合,彻底围歼庐州军,然后趁势南下,将庐州收入囊中,和扬州的薛洋分庭抗礼。

王播的心思在他部署出兵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被向杰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