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

万字,可想而知,完全凭借手写如此多的字,东门是多么重视这项他自己主持修建的工程。

奏折中,东门介绍,建造跨河大桥的所有技术难点,已经大部分找到了办法。

如果不出意外,这座桥将在一年内完工。

当然前提是,朝廷的拨款能够及时,这关乎这工程的进度。

杨浩对这个桥梁也是时分的重视。

虽然大齐的官道每年都在修建,但是受限于技术条件,道路只能选择地势平坦河流较少的地方进行修建。

这么做往往会绕很远的距离,极大的更加了通行的成本。

若是这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桥能够通过检验,积累的经验将会在全国推广开来。

这样一来,齐国的低劣的交通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杨志仔细的将一万多字的奏折看完,对东门的施工计划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拿起笔,写了一些勉励的话语,让东门吃一颗定心丸,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建造桥梁之上,其他的事情都由他们这一国之君顶着,不用担心有什么掣肘的问题。

“大王!左相求见!”

杨浩放下笔,沉声道:“宣!”

已经两鬓斑白的寅,进来后,躬身想杨浩施礼。

“臣参见大王!”

“不必多礼了,走吧!‘

“谢大王,不知大王唤臣前来有何要事?”

“也没什么大事,我最近有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哦!大王请讲!”

杨浩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一份卷轴,将其平铺在书桌上。

“你先看看这个!”

寅有些狐疑的上前,之间这卷轴上画着一些图案,在这图案旁边还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在卷轴的最左侧,写着几个大字。

“南北运河示意图?”

寅喃喃道。

杨浩点点头。

“不错,我打算人工挖掘一条河流,这条河将大齐南北贯通,若是此河建成,将会极大的增加我过南北之间的往来,你觉得如何!”

寅没有急着回答,捻着胡须沉吟起来。

良久之后,寅道:“大王的计划是用几年建成此河!”

“我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能有十年建成此事就行了。”

“十年?大王可曾想过若是开凿此河,将耗费朝廷多少赋税,这件事乃是改天换地之公,臣觉得别说十年,二十年估计都很难完成。“

杨浩沉默了,盯着图纸看了良久,喃喃道:“不行,二十年太久了。”

“大王还请三思,这件事若是操之过急,臣担心百姓会有怨言,臣明白这件事对我大齐有利,但是若是这工程开始,耗费的人力将数之不尽,如今国库好不容易才充盈许多,若是将百姓的精力用在这上面,将会使多少的田地无人耕种,几年下来,后果可想而知。”

杨浩烦躁的走了走,停下脚步道:“若是我们不用百姓呢?”

“不用百姓?”

寅不由得愣了一下。

杨浩道:“没错,我们只要我大齐子民,就不会耽搁了耕种,南方不是有一群光屁股的野人吗,听说这些人在江北已经成了隐患,既然如此,倒不如将他们利用起来,这些人给点吃的就可以了,用他们想来能节省朝廷不少的钱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