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72、再摸最后一把(二合一)(3/4)

“反过来讲,常规机翼的折叠结构要占重量,常规机翼为了尽可能同时适应低速、高速飞行的不同状况,专门设计的各种调整结构、控制系统也要占一部分重量。

“而变后掠翼则不需要这些重量,一加一减双方可能只差三五百公斤。

“而这三五百公斤来的收益是,更高的突击速度,更好的着舰性能,真正做到高低速性能兼顾,我认为这三五百公斤是非常划算的。”

沐风和天狼星都被海王星说的一愣一愣的,没想到海王星还是个猫党。

天狼星听完忍不住反问道:“既然14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要退役?”

海王星一脸无奈的摊了摊手:“14生产线早就已经关闭多年,当时现有的14飞机都已经超龄,22也已经服役,没有重开14生产线的必要。

“更重要的原因是,最大的对手苏联解体了,国会认为海军以后的任务就是殴打小朋友了,所以飞机设计开始追求多用途、低成本了。

“14这种专为高速截击、高强度空战设计的飞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14退役,更换价格便宜、功能全面的18超级大黄蜂。

“但是14退役与其本身性能无关,也与变后掠翼设计无关。”

天狼星继续追问道:“既然变后掠翼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美国海军新一代的第四代舰载机35,为什么没有使用继续变后掠翼设计,而是选择了22相同的蝴蝶翼设计……”

海王星马上摇头道:“35本来不是海军的舰载机,它从一开始只是陆战队的项目,刚开始只是一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

“海军关于下一代舰载机有自己的设计,如果有的选绝对不会要35。

“不过他们开始设计新一代舰载机的时间点,正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军费大规模缩减的时候。

“当时的美国海军有两个重点计划,一个是接替14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另一个是接替10的下一代舰载攻击机(12)。

“为了提高自己的项目在国会山老爷们的砍刀下挺过去的概率,海军甚至捏着鼻子去和老死不相往来的空军做了交易。

“海军用22的技术换个壳子做舰载机,代号,她是变后掠翼设计,代价是把自己12的技术给空军开发111的后继机种。

“不过海军和空军的沟通相当不顺畅,再加上当时环境太过紧张,不知道国会的刀什么时候砍下来,开发压力非常大,再加上难度本来就高,所以整个项目进度非常缓慢。

“在这种环境下,海军开始判断局势,认为14作为空优战机,还能继续使用到2010年并且保持全球优势,自己还有20年时间用来找机会设计新的战斗机。

“所以海军主动放弃了进度缓慢的项目,争取全力完成12项目,但是差不多的时间段,12项目被国会砍了。

“于是海军开始规划项目,作为12的替补,攻击机兼职战斗机,也是变后掠翼设计,这个项目活到了93年死在了国会砍刀下。

“与此同时,22的设计公司的一个设计团队,还给海军设计了一个代号653的战斗机,同样是变后掠翼设计,死在了差不多的93年底。

“由此可见海军对变后掠翼设计是多么的执着……

“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后,美 费收缩,国会山的老爷们不但砍了海军的新舰载机项目,还砍了空军22的产量,最后还关了22生产线。

“你们想要新飞机吗?国会这样说着,双手按着海军、空军的脖子,一起去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