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武则天发怒(2/3)

闲在其中起了作用。

张说与杨思的密报中,将卢小闲力挽狂澜,保后军免于覆没的过程写的很详细,这算是此战当中的唯一亮点了。

她刚才话中本来是要嘉奖卢小闲的,可到了嘴边,又把卢小闲的名字给略去了。

见武则天的愤怒已经控制住了,殿中诸臣心情微松,陛下大发雌威,他们这些的日子总归不好过。

“狄阁老,依你之见,朝廷当如何应对此败?”目光投向狄仁杰,武则天问道。

此事在卢小闲回到洛阳时,他们就商议停当,心中早就有了腹稿,未假思索,狄仁杰拱手缓缓道来:“禀陛下,黄獐谷一败,契丹之叛已不可骤除。眼下天气渐寒,不便作战。如今要再调集数万兵马至幽州,军械、辎重输送不便!”

“你就直说,究竟是什么想法?”武则天不耐烦道。

“莫若暂且收兵,沿边州隘以固守为主,养精蓄锐,恢复士气。待来年开春,趁契丹苦熬冰雪之后的虚弱,再行进兵,以赫赫之势,一举平灭契丹叛军……”

狄仁杰之言,甚是恳切,属老成谋国之言。

闻之,武则天若有所思,看起来是听进去了,不过还是忍不住嘀咕一句:“要这么久?”

挥手止住还想说些什么的狄仁杰,武则天神情冷肃地说道:“既如此,平叛事宜,得好好调整一下了。尤其是用人方面……”

武则天对战事不满,听其意思,是要挥起大棒了。

几位阁臣,基本都领会到了武则天的意思,却没人敢贸然发表看法。

狄仁杰心思微动,此前武则天安排问题颇多,是得调整,至少得明确主帅。不过以武则天的心态,会如何调整,狄仁杰心中不敢抱有期待。

果然,武则天没有让大臣再发表意见的打算。

黄獐谷大败的结局,让武则天终于意识到了,卢小闲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契丹人的叛乱和她想象的不一样。武则天知道,当初卢小闲的一些安排,此刻得付诸实施了。

武则天直接张口敕令:“张玄遇、曹仁师、麻仁杰丧师亡人,罪不可赦,槛车押还神都下狱,三司推事议罪;燕匪石、宗怀昌不察敌情,损兵折将,废

为庶人;李多祚、陈玄礼召还,继续留用!唔,调任郭振为礼部主客司郎中,让他出使吐蕃,与赞普谈签订合约之事!”

武则天的决定,让殿中几人微惊,连武三思都甚感惊愕。他这是完全推翻了此前的用兵遣将,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不给。

后军押运辎重众将算是幸免了,李多祚与陈玄礼继续留用原职,郭振转了一圈又回去做他的主客郎中了。

“陛下,如此,营州的局面当如何收拾?”吉顼小心翼翼问道,事实上是提醒。

武则天不假思索,道出她的打算:“迁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羽林卫将军苏宏晖为副总管,统管幽、妫、檀、蓟、平五州防御,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归其统辖。另外,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待开春统师十万大军征讨契丹。”

群臣听罢不由面面相觑,武则天这可是别出心裁。全国在押犯人以及私人奴仆,只要身体棒、胆子大,囚犯一律释放,奴仆则由官方出钱赎回,全部派往军中服役。同时,边界各州自行组织民间自卫队进行自保。

且不说一场败仗是否真的就导致了全国兵力紧张,光是那些囚犯和奴仆的战斗能力就相当值得怀疑。契丹人口总共不过十多万,能投入作战的更少,只要有数量相等的精兵,再辅以有力的将领统帅,足矣。这样的决定分明有些小题大做,完全是自己吓自己。

与吉顼对视了一眼,狄仁杰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垂首应命。

狄仁杰可以不说话,但吉顼却不能不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