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章六三 政治审查(2/4)

乐老家。”

吴正鑫的的父亲也只能算个士子,也就是读书人,其连童生都不算,按照明清的规矩,刚通过县试的他还要通过府城的府试才能被称之为童生,而童生通过院试之后才能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一直到了秀才,在科举制度下,勉强算是特权阶层,虽然不能当官,但却有减免税、蓄奴、免刑等特权,而在已经公布的《科考布告》之中,直系亲属哪怕是满清的秀才,也只是罚其一人,并不株连其家庭,而所谓的惩罚也只是废除其特权、剥夺其政治权力(参加考试、参政)罢了,只有此人妄言乱为才会有牢狱之灾,吴正鑫有连童生都不算的父亲,根本不算什么。

“你那伯父与你血缘亲近吗?”吏员问道。

“虽是本宗九族,但已经在五服之外了。”吴正鑫认真回答。

吏员点点头,说道:“那便没有问题了。”

说着,吏员把填写好的准考证盖上印章,交由了吴正鑫,吴正鑫仔细收好,继而是下一人。

此次颁发准考证书,实际上就是进行初级的政治审查,就是要把士绅子弟给揪出来,大部分的士绅要么逃去了临省,要么龟缩在乡间,派遣来的子弟要么隐姓埋名,在审查时说谎,要么就不敢来,初级审查根本审查不出什么来,主要目的除了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便是表明政治态度,公告天下,合众国并不进行大范围的株连。

而参与此次考试的,家中要么毫无背景,要么有童生的亲属,顶了天有个秀才支撑家族,即便是与秀才是直系亲属,也可以参与此次考试,但考试之后,须得三年之后才能参与入职测试,也就是三年内不能担任公职,而举人、进士的家族就倒霉了,剥夺政治权力一项,便是追求举人的五服亲属,进士的本宗九族,而在满清朝廷担任官职的,还要再扩大,而想要免除处罚也很简单,便是与自家亲族分宗、分家,只要公开宣布解除关系,便不会再有限制了,但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这么做。

当然政治审查还有另外一项功能,那就是一些关键职位或者涉及机密的职能部门,只收取一些身家清白的贫寒子弟。

轮到了赵文廷,已经经过了数十人,赵文廷便是自报家门:“福州长乐人,本人为为伪清长乐童生,家父是崇祯十二年的举人,伪清占领福建时并未仕清,族亲之中,叔叔全家已经迁居海外,吕宋亦或者南华,具体不知,另有一五服外族亲为浙江某镇千总,具体不详,族中再无人供职满清,家父一同年似在延平王麾下效力,但已经是数年前之事,生死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赵文廷的算是有些背景的,让吏员不得不查看相关的条款,查看之后办法了准考证,宣布合格。

到了下午,贡院依旧是人声鼎沸,只是站在吏员面前的不再是长袍冠巾的读书人,反倒是一些短打衣衫的年轻男子,一年轻人道:“我叫张大发,福建长乐人几代人没有读书,当官的,听说我堂哥先是当了鞑子兵,又是投了延平王,死活不知道了,我爹是长乐张记酱菜铺的老板张矩兴。”

他这一自报家门,很多人都是笑了出来,但东南科考就是这般,只要识字的就能参加,不论士农工商,待张大发说完,吏员说道:“你不能参加!”

张大发脸色一变,说道:“凭什么,我都问过了,只要认字的,都能参加,我虽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但我会记账算账,凭什么不能参加。”

“就是就是,说好的都能参加的,怎么又成了大头巾能参加的了。”身后一大批商贾、匠人出身的大声叫嚷起来。

吏员敲了敲桌子,说道:“张大发不能参加不是因为他是商人子弟,是因为他的年龄,他已经四十二岁了,超过了东南科考的年龄上限,公告上不是说了,三十五岁以下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