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0章 地势(3/4)

完全是看他们出师的速度。

至于人手,他们会重新招募的人分出来,而这些分出来的人,他们也知道,他们未来会成为专业的人员,不再是农夫。

其实更多年轻人,更希望脱离农夫这个工作,他们一辈子都做农夫,但是年轻的人最想要跟父母不同的生活。

他们希望在更辽阔的原野里面奔跑,看到新的风景,而不愿意日复一日在田里耕作,至于食物就算贵一点他们也能够接受,只要他们能够领到足够买食物的薪水。

听到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知道他们接下来的工作会做不完,而新的人手要培养,也没有那么快,除非他们加入范家工程队,要知道,队里能力最强的人要训练的知识面非常的多,也只有他们可以领导,整个工程队的进行。

新的聚落,也有收纳人的义务。

估计会跟当地大地主产生冲突。

范晶晶范家庄园的人群派出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依照时间点来派出,有些职业化的工人必须晚一点派出,因为只有当当地的聚落完全新建好,在把人派出才能够起到作用。

对于一个开荒的人来说,已经做好的工具比工人更为重要,而工人到了当地,也能够带动当地的商业生活。

范晶晶第一批开的聚落,目标都不是全部农民,而是大部分是农民能够支撑起当地的中地。

以当地的中地为中心,再往四面八方发展,并且提供四面八方福利。

第二批要派出去的人,其实也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厨师,接下来才是生活用品的作坊。

没有外食的客户,也没有办法让餐馆支持下去。

每个工地都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当然他们在那个地方稳定下来,工程队还是会给下面的人留下一个设计图,让他们知道哪里的水资源还能够继续扩展,只要水资源能够扩展,找到一片可以耕作的土地不是一个难事,就算这个地方没有足够的土壤,也可以从别的地方搬运土壤过去,就可以耕种了。

水资源对于一个地方来说,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

想要找到没有太阳的地方,还是比较困难的,太阳普照大地会,均匀的洒在这块土地上。

南方因为太阳可以比较丰富,所以一年可以三获,北方的太阳稍微少了一点,冬天能量不足,所以一年可以两获。然而,现在的大唐人,其实才只有一获。

相对起来,这个北方就不会聚集太多的人。

当然,食物有多少,才能够住多少人。

到了最后人们还是会把这块土地填平,只要开辟出来的田地,可以耕作,每年的荒年都会淘汰一些人。

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人类都在生存的淘汰之中,能够活下来都非常的不容易,但是父母的不容易,不代表子女也会跟着不容易。

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人。人的品质可以教育,但是多半时候教育总是会发生偏差,不会延续下去。

何况,教育往往也不见得是你自身所拥有的子女,在学习的时候往往跟你的教育理念产生偏差。

然后,有了综合的学习榜样,榜样向来不怎么样。

不管怎么说,陌生人的教育都有一定的成果。

范晶晶的范家学堂的教育成果,也非常的显著。

范家学堂正在讨论是不是也要派出去一支队伍,来替范家庄园的支部教育,还是任由范家庄园的支部自己寻觅老师。

“教育可以说是思想的创造,对于范家庄园来说,思想的创造非常的重要。

因为我们跟一般的大唐人是不同的,我们是特殊的,所以我们给予的教育,也同样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实上,受过范家庄园感染的人,都能够体会到这种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