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2章 岂能饶过!(2/2)

中宵摆了摆手:“什么后福,说实话我也不信。但不敢怎么说,这是许多人命啊。虽然以前有许多错处,能不杀,还是不杀。但不杀得有不杀的道理,不能两嘴一张,说声不杀,此事就这么算了。所以要建此处牢城营,让关在这里的契丹将领,在这里学会,不劳作就没有饭吃。他们的衣食,是百姓辛苦种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以前在契丹的时候,可以不理会,现在却不能够了。大宋百姓的税赋,不能够花在他们的身上。以后做寻常百姓,必须要挣出衣食来。”

耶律仁先拱手道:“太尉说的是。这些契丹将领,大多出身富贵,放为平民也难以存活。”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今天跟你们说这些,就是想让你们明白。不是我苛待关在这里的契丹人,若是苛待,一刀砍了最是容易,何必要费这许多手脚?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杀人时,就不杀人。但以前的罪责,不能置而不问。他们以后的生路,也要考虑才是。”

崔向道:“太尉今日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下官被派来管牢城营,说实话,确实疑惑。关在这里的都是契丹的王公贵族,何必费这许多力气?若是对朝廷有用,好生养着就是。若是无用,干脆就一人一刀,一了百了。却没想到这处牢城营,有这许多用处。”

杜中宵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其实留着这些契丹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方便作战。如果把这些人全杀了,剩下的契丹必然疯狂,接下来的仗不好打。不过不杀他们,好好供养起来,杜中宵无论如何过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关。此战宋朝损失不大,但幽州太惨了,怎么能轻轻放过?

一定要建牢城营,把这些人改造成普通百姓,杜中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但真正的效用有多少?杜中宵自己也怀疑。关三年?还是关五年?到了那个时候,外面形势如何?这些人的财富,其实是留在契丹的。如果那时占领了契丹全境,他们的家人入宋,怎么会在乎如何吃饭的问题?这里关的最小是中级将领,哪个不是巨富之家?哪果契丹抵抗激烈,当然一切休提。

喝了一杯酒,杜中宵叹了一口气。世间的事,哪里有什么事事如意?尽心力,听天命而已。此次建牢城营,更多的是一个态度,最后的效果受到很多事情影响,实在是说不清楚。

天气暖起来,晚上不再寒冷。风吹进来,带着花的清香。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一边说着闲话,气氛慢慢轻松起来。

耶耶律仙童道:“若是在中京,此时依然天寒地冻,不想开封已经温暖如此。以前常听说,大宋是繁华之地,特别是开封府,天下第一繁华,再没有一个地方可比,今日才知道确实如此。”

杜中宵道:“与契丹相比,自然是如此。不过,再向南一些,还有烟雨江南。大王,好好在这里做几年,等到事毕了,可以去江南游玩一番。”

耶律仙童听了有些神往,过了一会道:“难道是越向南天气越好?那么岭南又是如何?”

杜中宵笑道:“岭南瘴气遍布,温热难当,冬天还过得下去,夏天要热死个人。不是越南越好,而是不南不北,才是最舒服的地方。从开封府到江南,其实都是极好的地方,有些许差异罢了。”

这就是大宋比契丹强得多的地方,地理丰富多样。既有西北、东北这样寒冷的地方,也有江南那样不冷不热的地方,还有岭南那样炎热多湿的地方。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