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16章 三策(2/2)

合适的路线无非是保州到雄州间。保州以西即为大山,雄州以东全是池沼,并不适合大军行动。保州有景泰部,雄州有张岊所部,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两州与后方都有铁路相连,其他军队可以快速支援,契丹人很难形成集中攻一点的局势。”

赵祯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太尉,既然河北路现有兵力可防住契丹,如果北进收复幽州如何?”

杜中宵忙道:“陛下,攻与守大不一样。现有兵力,守住河北路自然不难,但若进攻,收复幽州不是难事,难的是真正找败契丹。过了燕山,广袤草原上契丹部族到处都是,那时他们留守的人员同样也是战兵,打起来就难了。而且守的时候物资充足,一旦进攻,就难调运。”

赵祯道:“可契丹人南来,就没有这些困难。”

杜中宵道:“有幽州,契丹人可以用那里的粮草,征用本地民力,几个月内没有问题。一旦进入了本朝,可以就地征粮,不需从后方运来。而契丹不同,地广人稀,大军一旦进入,粮草只能从后方运。”

文彦博道:“若是如此,先取了幽州,契丹人岂不就难犯中原了?”

杜中宵摇头:“相公,那时契丹难犯中原,但犯幽州容易。只要后方还有大草原,幽州和河东就不要想有安稳时候。要想防守,未必比现在容易。还不如,等朝廷有了充足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击垮契丹。打到燕山以北,犁庭扫穴,断了契丹的根本。”

河北路有三十万大军,实际上是可以北上收复幽州的。不过,收复幽州,只是灭掉了契丹南下的前进基地,契丹的根本实力还在。他们可以组织大军,不断南下骚扰宋朝,形势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杜中宵的想法,是等宋朝有了充足军力,收复幽州,一路继续北进,把契丹的根本之地占据。

赵祯点了点头,道:“枢密院看来,此次契丹南下,应该如何应对?”

杜中宵想了想,才道:“依臣所见,无非是上中下三种情况。最差的是前线将士作战不力,被契丹人开始就突破一点,大军攻入纵深。只能够迅速集中兵力,与其战于境内。中策则是把契丹军队挡在保州或雄州城下,激战数月,契丹人自然退去。若说上策,则是调动大军,把此次南来的契丹兵力,歼灭于幽州。这是契丹主力,一旦全歼,朝廷大军北去,就再无阻挡。”

赵祯听了,道:“于幽州歼灭契丹的主力,有几万把握?现有兵力,能否做到?”

杜中宵道:“河北路的可用之兵,只有二十五万人。以二十五万人全歼契丹三十万人,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再有一二十万人,在防守作战时,可以作为机动力量,一切就难了。”

赵祯点了点头,沉默一会,道:“依太尉所见,秋天之前,能不能再整训出一二十万人来?”

杜中宵想了想道:“回陛下,若是用心,有可能做到。不过一切仓促,并不容易。不到一年的时间整训了十五万人,这几年培养的军官基本已经耗尽,再多就不好办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