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1章 在此一举(2/3)

了。

过了好一会,韩琦道:“太尉的意思,此事成与不成,一生富贵就在此一举了。”

杜中宵点头:“不错,就是在此一举了。成了,便就回复汉唐故事,四海之内皆为臣妾。不成,朝廷再想别的办法,我就很难再入中枢了。”

韩琦看了看富弼,沉吟道:“太尉是不是我这件事看得太重了?”

杜中宵道:“重吗?此事本就是如此。自去年圣上大病,身体一直不佳。相公初入兴庆府时,圣上心情高兴了一段时间,一切都好。后来狄青带大军入横山,出了诸般事情,又病体恹恹。如果,整训一切顺利,圣上心情才会好起来。一有挫折——”

赵祯身体肥胖,身体不太好。去年突然昏厥,此后数月时间神智不清,都是由朝臣处理政事。文彦博的地位,也正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此事朝中官员人人皆知,也不避讳,许多人都上书,让赵祯及时立宗子赵宗实为太子,以免不测。

韩琦、富弼和包拯没想到杜中宵说得这么明白,一时间都怔住,没有说话。

杜中宵道:“横山战后,圣上答应把狄青一军调回京城,重新整训,心思已经非常明白。所以此次我为枢密使,就是要重新整训禁军,数年后与契丹一决雌雄。事在非常,必须一举成功!”

韩琦点了点头,举起酒杯与众人喝了一杯酒。说到这个份上,众人心里都明白,此次两府的调整意味着什么。枢密院全是文臣,但都是有多年在边缰军事经验的,可以变革禁军。韩琦回朝为相,同样有与枢密院配合的意思。正如杜中宵说的,必须一举成功,不能有任何疏漏。

包拯道:“禁军中许多将领士卒,自立国起,便举家从军。他们这些人,合适在军中的,着实并不多。要想整训禁军,必须先解决他们的去向。不然一作乱,京师不稳,还怎么整训?”

杜中宵道:“我练营田厢军,便是二十万厢军没了生计,在京西路营田,里面选出三万人。现在无非故技重施,还是营田罢了。铁路修到了江陵府,荆湖北路交通便捷,正是开发的好时候。狄青大军回京之后,便就重新整训。合适的编入禁军,不合适的去荆湖北路营田。以西边江陵府、东边鄂州为中心,布置营田人手。同时编练禁军,对付南边的梅山蛮。禁军缺的人数,重新招募。”

韩琦道:“如此做,对天下影响不小。而且数十万人南下营田,需要的钱粮不少。”

杜中宵点了点头:“开发两湖,当然要许多钱粮。这几年朝中的钱粮充足,只是进攻党项花费了一些。不对外打仗,仅是营田两湖,花的应该不多。”

韩琦道:“太尉,此事有没有禀报圣上?可是已经定下来了?”

杜中宵道:“已经禀明圣上,若无意外,就是如此了。能够安排这么多人的地方,只有两湖。而且营田有先例可循,现在京西营田务的士卒,日子过得可以比禁军士卒好,他们比较容易接受。”

韩琦叹了口气:“若是如此,这几年朝中最重大的事情,就是此事了。”

包拯道:“两湖多沼泽,河流纵横,禁军去了,不知能不能习惯?”

富弼道:“此事就不必考虑了。数年前狄太尉平侬智高,许多军兵留驻广南,并没有什么不妥。”

杜中宵道:“是啊,国家大政面前,纵有不妥,也只能委屈了。这一次不完全整训禁军,再留下什么隐患,数年之后怎么与契丹作战?契丹地方万里,带甲百万,可不是党项可比。”

说完,举起杯来,与众人饮了一杯酒。一时之间,几个人都觉默,思索着此事。

杜中宵曾经在京西路营田,而且大部分时间以襄州为中心,两湖已经有了开发的基础。此次把拣汰的禁军发往那里营田,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最稳妥的做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