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暴风雨的前夕(三)(2/3)

分裂而来的苏系就单独成为了一个利益整体,而这种利益集团是绝对无法接受北洋的另外一个派系登上总统宝座的。

而且除了赵东云外,还有一个和王英楷是死对头的段祺瑞呢,段祺瑞要是能够忍得了王英楷爬到他头上拉屎拉尿,那他就不是段祺瑞了。

所以如今北洋诸将出兵与否的问题并不在打不打清廷上,实际上这个没什么好讨论的!

如今问题的关键就是,一旦起兵的话,谁才是北洋老大?

王英楷不行,而段祺瑞呢,同样不行,赵东云虽然手握三镇,但是说说实话除了苏系的将领外,其他派系的将领也不会服他。

至于王士珍,冯国璋和张怀芝以及吴凤岭等人,就更没有希望了。

嗯,此外还有官体系的徐世昌,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徐世昌勉强也够资格当一个有名无实的总统,但问题是现在不是和平时期啊,在这个以军权为核心的北洋体系里,官派系其实只能算是辅助而已,实权大佬都是手握军权的北洋诸将。

人们口中的北洋大佬,一般都是特指王英楷、段祺瑞、赵东云等武将,可不是说徐世昌、周熙他们。

当代的北洋,是找不出来一个可以服众的继承人的!

所以北洋的分裂其实是必然的,就算没有慈禧的这一招也是会分裂的,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慈禧不弄这些权术,北洋诸多派系会在灭掉清廷以后分裂爆发内战,而现在慈禧耍了这些手段以后,北洋立马就分裂了。

保定第一镇司令部内,王英楷满脸的怒色:“他王聘卿好大的胆子,如今大半天时间过去了,难道还不够他请辞的吗?”

“我看他早就投靠朝廷了!”低下的人立即开口:“还有那冯国璋,我看他也早已经忘记了袁公的恩情,一个加衔就让他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了!”

王英楷的心情很不好!

就在白天的时候,他还频繁和段祺瑞、赵东云他们互发密电,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是暗中约定要按照榆关密议进行起兵的,但是下午时分慈禧的数道任命后,首先是被自己视为心腹的张怀芝断绝了消息,山东那边已经有六个多小时没有发电报来了。

随后山海关的吴凤岭立即宣布表示无意争端,竟然是连夜率领第二镇往热河而去,这个消息让王英楷气的掀翻了桌子。

唯一和王英楷还保持同样步调的只有段祺瑞了,段祺瑞已经和他相互发了数道密电,表示一如既往的按照袁公遗命准备进军京师。

此外北洋的另外一大派系赵东云,虽然白天的时候好好的,但是到了下午和晚上的时候,根据王英楷在第三镇内布置的探子通过密电回报,说赵东云也是动摇了,晚上的时候再一次召集了大量中高级军官进行了扩大会议,很明显是在讨论此事的得失。

王英楷在保定那边手忙脚乱拉拢北洋各派系的时候,在京师也是继续云涌动!

首先是冯国璋,在朝廷宣布给他加封太子少保的时候,他第一个就是上了谢恩折,他之所以这么痛快的选择投靠朝廷,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朝廷把原来的京旗常备军、现在的陆军第七镇的管辖权收归到了陆军部,换句话说就是受到了他冯国璋的手上。

这个第七镇本来就是旗人士兵为主,军官也有大量旗人,剩下的都是大量北洋嫡系!

为了维持大局,铁良出面拉拢那些旗人军官和士兵自然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剩下的那些北洋军官则是一一交给了冯国璋进行安抚、拉拢。

不过对于几个名声在外的北洋其他派系军官,他们却是没办法拉拢的,比如在外人眼中和赵东云穿同一条裤子的曹锟,自从袁世凯被刺杀后就是被监视了起来,七号袁世凯传出死讯后立马就是被铁良派人软禁。

而和赵东云关系同样不错的何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