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534章 丞相的亲传弟子?(先发一个大章,正在赶第二章)(2/4)

>

曹丕任贾诩为太尉,被孙权所笑,故事出自于《荀勖别传》。

时西晋的司徒一位空缺,晋武帝司马炎问荀勖有无合适人选,荀勖便提起这桩陈年旧事: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虽然说的是孙权笑之,其实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曹丕任贾诩为太尉,当真是太可笑了。

荀勖是颍川荀家人,而颍川荀家,则是当时关东世家的代表。

由此就可以推断出关东世家对凉州出身的贾诩确实有排斥心理。

但因为彼时是曹家当权,世家就算是心里不满,也不好说什么,直到了司马晋代替曹魏,这才被当众说了出来,公开表达了不满。

“由此观之,曹贼对凉州陇右之地,定然是漠不关心,而且曹贼好屠城,当年收凉州时,多有屠戮之举。”

“后面又迁阴平、武都之民,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凉州人士,对曹贼表面臣服,心里未必真心拥护。”

“敌之所怨,我可为友。曹贼如今越发得关东河北世家之心,岂能轻易间之?与其去洛阳间曹贼上下之心,不如去凉州间凉州大族离曹之心。”

第一次北伐时,凉州陇右三郡响应反曹归汉,要说诸葛老妖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鬼信?

蒋琬听到这里,骇然地看着冯永:此子莫不成才是丞相的嫡传弟子?不然何以想法丞相一样就罢了,连提出的做法皆是如出一辙?

冯永自然不知道蒋琬内心的惊涛骇浪,只顾说下去,“况复如今凉州大族暗通大汉,以求得毛布之利,此不正是契机?”

“毛布之利,唯有我大汉才有,凉州之地,又正是牧羊之所。只要许之以重利,彼自会明白与大汉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不然,凉州掌握在曹贼手里,他们这般偷偷摸摸往来,总是不妥。万一哪天被曹贼发现,安上个通敌之罪,岂是其所愿?”

“如此算来,凉州大族本就有离曹贼之愿,如今又有归汉之利,只要稍做离间,又何愁大事不成?

蒋琬听了这番话,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衷心赞叹道,“君侯之谋,不亚于贾文和,琬信矣!”

如今天下人,谈论起智谋之士时,皆十分推崇贾诩,认为其智谋不在陈平之下。

蒋琬称赞冯永之谋不亚于贾诩,已经算是十分推崇。

冯土鳖一听到蒋琬之言,心下先是得意洋洋:那是,你也不看看人称小文和是谁?

哪知再一想又觉得不对味:无论贾诩也好,陈平也罢,虽是以谋略见长,但多是好施阴谋,被人认为是无德之士。

让无德之士任太尉,所以孙权才会嘲笑曹丕。

这蒋琬说我和贾诩一样,岂不是骂我缺德?

妈的这老小子,在南乡时混吃混喝了那么久,亏我还以为你是个老实人,把你当成了可交之人,没想到却是这般恶毒!

冯永想到这里,立刻对蒋琬怒目以视。

哪知蒋琬却似是早知冯永会这般想,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君侯制八牛犁、曲辕犁,教耕种之术,大汉百姓能吃饱饭,皆是因为君侯之功。”

“南乡之地,人人富足,谁不念君侯之好?琬自入越巂郡,一路行来,无论汉夷,皆是辛勤劳作,一派详和之像,谁信几个月前此处还是战乱之地?”

“君侯所在之处,百姓皆受恩惠,由此观之,君侯既有贾诩善谋之能,又无贾诩少德之过。曹贼得贾诩,都能拜为太尉,君侯德才双全,将来成就必不可限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