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24章 入宫(3/5)

叫望之不似人君吗?

阿斗却是面色如常,神色诚恳,仿佛他说的就是真心话。

这里是长安,不是锦城,更不是汉中。

他确实想不出有谁能逼得自己这位连襟跑到宫里向自己求救。

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

巧的是,这极少数的几个人,大汉天子也不敢,咳,不想惹。

不过作为连襟,阿斗还是很讲义气的:

“吾这是有自知之明,自知可能帮不了明文多大的忙,不过明文不妨说出来听听,看看我们能不能商量个主意出来?”

冯君侯把冰酪完全咽了下去,然后竖起大拇指,赞扬道: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陛下这一句‘自知之明’,就已经是胜过古往今来的大部分君王。”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君王能兼听众议,屈身与臣下商量,此可谓明君是也。”

阿斗听了这个话,乐得小胖脸都快把眼睛都挤没了,指了指冯君侯,摇头笑道:

“明文这个话,实是让吾惭愧了,今日这个事,我若是出不上力,恐怕都过意不去!行了,快说说吧。”

冯君侯咳了一声,努力板正了脸,又长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

“陛下,这些日子以来,我一边忙着筹备与四娘的婚事,一边还要处理各种公务,实是片刻不得清闲。”

说到这里,他又坐直了身子,捶了捶自己的腰,以示劳累之意:

“以前四娘一直跟在我身边,帮我处理公务,我还能应付得过来,现在四娘不在,我府上实是积累了不少公文。”

“吾此时终于知晓,为何丞相会劳累过度而病倒了……”

冯某人不提相父还好,一提相父,阿斗连忙坐直了身子,连连点头道:

“是极是极,自相父病逝后,若非蒋公琰及时前来帮我稳住朝中,恐怕我也要忙乱不已。”

丞相去世的消息传至蜀地,虽说有冯永镇守关中,但朝中不少人认为冯永年纪不大,资历不足。

且其虽有领军经验,但汉中大军加凉州大军,足有十余万,大汉的绝大部分兵力,尽归所统。

更兼堪堪初定的并州河东关中三地,地域极大,偏偏又全部与贼境接壤。

若是冯永防备有所疏漏,为贼所趁,在丞相去世,前方军心可能不稳的情况下,一旦有败,则国有倾危之险。

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是心存疑虑,危悚不安。

甚至有人建议,主动放弃大河以东,让冯君侯专心守住关中,保住此次伐贼的核心战果。

唯有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言曰:

“冯君侯年少成名,文武皆备,领军讨贼,从无败绩,昔日领两万精兵能败十万贼人。”

“今领十余万虎狼之师镇守关中,贼人丧胆避易犹不及,安敢来犯?诸君且安。”

同时还亲自督促粮草运输,力保前方大军粮草不缺。

后数月内贼人果不敢犯,众乃稍安。

待冯君侯遣魏延攻取上党的消息传至汉中,朝中诸公无不叹服蒋琬先见之明,由是众望渐服。

可以说,有蒋琬所领的尚书台之于阿斗,类于由张小四所领的秘书处之于冯君侯。

所以阿斗此时,特别能理解冯君侯的难处。

“陛下你能理解臣的难处就最好了,你看,能不能让四娘回我府上两天,帮我处理完公务再回来?”

阿斗一听这个要求,脸上顿时就现出为难之色:

“这个,明文啊,你是知道的,这个事情,肯定是由皇后作主,我也不好插手……”

我就说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