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二章 我的大因果(2/7)


这有点像隐居。但是,古代的隐士或许有两个童子,或者有几个近邻,虽然人少,但未完全脱离社会。他这种方式,几乎完全脱离社会,这比我们所看到的古代隐士的难度,要高得多。

“你这种方式,跟上师说过吗?”

“早就说过,前年我就跟上师说过。上师当时没同意,因为他说我不能制心一处,控制不了心,就无法控制身,说白了,我当时没这个能力。但这次,上师却同意了。”

我不得不对秋师兄的成就表示赞叹,我向他合什行礼。能够有这种隐修闭关的能力,在今天学佛者中,是极为少见的。原来在崇圣寺的钱师兄,也是集体住小屋闭关,那是一个团体行动,况且时间只有一周多,与秋师兄的难度,不在一个数量级。

看着他低头收拾整理物品时,我突然升起一阵崇敬之心。这样一个曾经的浪荡少年,因为对爱情的忠贞与怀念,走上了学佛之路。他对佛学的追求是我不能比拟的,他是用一身的时间在进行不懈的实践。

他平时很少说话,也没什么朋友,除了跟我说话以外,跟其他师兄们只是点头之交,其实,他们都已经是上师多年的弟子了,肯定非常熟悉。这种定力,也是我不能比较的。

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让上师认可的能力,他依然年轻,却如此沉稳而有把握,我原来所谓追求制心一处的法则,在他这里,却已经实现了。

突然,我忍不住提出一个我思考过几年的问题:“秋师兄,我想问你,制心一处,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

他回头,望着我,目光平静。“你不要去猜想那个境界。我虽然达到过,但说不出来。总体印象有一个词,叫明空。明明白白的空性,古人书上有多种形容。我打个比方吧,你最思念的人,就在你面前时,你会想其他人吗?你眼里只有这个人,这就算制心一处。或者你看到一朵花,太喜欢,你仿佛将思想情感与目光都集中到花上,甚至你觉得,那花就是你本身,这就是制心一处。在我们密法,上师与你合二为一的状态,也是。”

“也就是说,眼里只有上师,没有其它?”

“不!一切都看得见,但对你不起作用,一切事物如流水,而你站在岸边冷静旁观,这个岸,就是上师。”

这个比方虽然妙,但我始终无法体味出味道来。当然,他也让我不要猜想境界,只好如此作罢了。

我感叹到:“今后我恐怕再也遇不到你了,秋师兄。如果你不离开就好了,在这里清修,你可以指导我,你本人也得到上师的当面指导,那就太好了。”

“一切遇见都是因果。庄师兄,你我原来肯定有因果,我没悟道,不知道因果从何而来,但我们的遇见,肯定是有缘故的。你刚才说上师指导的问题,过一段时间,上师要到西藏去了,没时间指导我们,你要抓紧上师在的这一段时间,多向他请教。”

上师要离开?这消息可把我吓了一跳。尽管我知道,历代大师们,为了弘扬佛法,总是东奔西走一生流离,如虚空藏大师、宗喀巴大师,几乎走遍了西藏各大寺庙,求了无数高手传法加持,甚至远赴印度尼泊尔。尽管我知道,哪怕如近代的贡嘎活佛深入内地传法,虚云老和尚进入藏地学法,都是为法奔走的典范,但这整天跟我们在一起的上师,也要离开,还是让我感情上受到了冲击。

其实我是知道的,因为从第一次到这个寺庙里来,到第二次我到丽江,这之间,上师就外出过两次,每次几乎要一年多才会回来。当时,我跟妍子来这庙子时,碰巧遇到上师,碰巧我遇到了爱情,碰巧遇到了刘大哥,这是不是因果呢?

当晚,我抓紧机会,向秋师兄请教了一些问题,他都耐心给了我建议,最后他说到:“一切以上师的教导为主。”

当晚,我们都完整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