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定数的依据(2/2)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五属土,居中央,表示阳数起于三、阴数起于二,五是两数之和,是参加天地之和,也就是人在天地之间的象征。孔子也对土作了概念性的描述:参赞天地之化育,所有我们看到的生灵,都离不开土,所有旋转,都归结于土。不管是描述天道的河图、描写地道的洛书,不管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回归到土,土既表示人,也表示自然,这就是道法自然。”

如此高论,让我打消了以前的很多疑问,原来,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土地的产物,欲从自然中考察人,得先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当然,河图洛书更重要的意义是,天道和地道,中央都是人道,天地人并列,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多么富于尊严的理论!当近代西方思想家尼采喊出“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的吼声时,我们古代的先贤们,都已经把人列为天地并列的地位了。我们怎么办?孔子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只要人类自强不息,就可以吉无不利了。这是对世界最自信最响亮的回答!

当然,知道原理是一回事,具体运用又是另一回事。我向朱老先生请教道:“先生,我明白了自然运行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命运的道理,但是,这些运转规律数量上的规定性是如何体现在人体上的呢?”

“问得好!这就是喜欢你的地方,能够提出很好的问题。黄帝内经上有一篇《生气通天论》,开篇有一段话,要注意。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之内,其气九州之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我听后,摇头,表示难以明白。

朱先生笑笑:“下定义不如打比方,那我举例说明。还是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前面我们说过,阳生于三,阴生于二,合则为五为人。那么,在最危急的病人面前,如果不治,如何判断其死期呢?经上写明,死阴的病,不过三天人就会死,为什么呢?因为阴生于二,过二之后无生阴,则死,也就是过二不过三。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死。是因为阳生于三,三天之内阳不生,则第四天必死。”

“那么,什么叫死阴、生阳的病呢?”我继续问道。

“举例,如果肝病传心,心脏突病,木生火,火为阳,这就叫生阳。如果心病传肺,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也可以叫火死金,金属阴,就叫死阴。”

“原来,还有这样精确的运用模型,真了不起。”我赞叹到。

“其实,对于易经来说,也对天地运行规律有精确的卦象规定,你既然学

第六十六章 定数的依据(1/2),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