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别讲不白讲(2/5)

,这也是规则的美。西方就没有不规则的美吗?比如对人体美的追求,维纳斯雕像,甚至不规则到了缺陷的程度,还是美。这句话要严格从学术上讲,东方美的主体是模仿自然,在天人合一思想暗示下的美。西方对美的追求中,更多了一些对规则和彰显数学几何形象的描述。这样讲就比较准确了。但是,他又不是上美学课程,没必要去抠他这方面的字眼。

但是,基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啊。比如,我之前思考多年的几句话,在他这书里仍然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最有疑惑的两句话是:“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这两句话可是易经意义和来源的根本问题,可是,他根本没有解释“成性存存”的概念和意思,只是用“如如不动”这句佛教名词来打比方,搞得我一头雾水。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另一个概念,搞得我不懂的概念又增加了一个。所谓“天下之赜”,就是天下的机窍、开关,那么,孔子见到了吗?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看了半天,我还是摸不着门。

随着继续看下去,我终于明白了。看南先生的书为什么轻松,是因为他总是在面对严肃的学术问题时,顾左右而言他,如果你不想寻找答案的话,光看他所言的左右,却是非常有意思的。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功能,所以深受市场的喜欢。

不要以为所谓的左右不涉及问题本身,就不重要。恰恰是对我最重要的东西,我的思路打开了,才知道中华文化之广博、之灵活、之生动、之有用。于是,我决定,放下那些大而无当的话题吧,放下那些生老病死的严肃。我们轻松地面对生活不好吗?我们纵情声色或者静坐修道都可以啊,生活是实在的,搞得苦哈哈,没人同情你。

他解释的姤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他说天风姤,原来的卦名是:媾,就是男女交媾的意思,也是阴阳冲突的意思,所以时间长了,烈度大了,人就容易疲劳,就容易生病。所以,有时就要平复一下,进入到下一个卦:复卦。说人的静坐就是复卦,一阳来复,所以一般一个人疲劳了,静坐一会就会好,体力就会恢复。这就是复卦的实践,老子最喜欢这个卦,他曾说过:“吾以观复”。静坐我没学过,但姤卦我有体验,没有姤卦,天地没生机,阴阳不交媾,万物不生长。自然此理,人同此理。是不是又要找妍子交流一下?我浮现出放荡的笑容。

我在研究复卦时,没有想到与邵康节的诗联系起来,但南先生的联系,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比如朱老先生教我的周天运行法是动法,是阴阳流动的意思,那么邵康节的诗,教的是静法,是复卦的道理。如果真是这样,在一阳初动之时,静待阳气产生,可以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吗?冬至要来了,我想要试试。

“易曰:憧憧往来,从朋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这一段话,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孔子在系传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话。第一句话应该是讲人的思想,一旦产生一个想法或者情绪,就产生了联想、感想、理想、幻想,杂乱纷呈,一团乱麻。这是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平常面对的就是这个。这句话在周易中是咸卦的卦辞,这是我早已熟知的东西,反映复杂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一个人处于纠结、矛盾之中。但后面孔子的反问,却在我心中造成了一个大问题。孔子的意思是:有什么好想的?天下的事都是殊途同归的东西,知道一,就行了,有什么好考虑的?

但是,这个一,是什么?从哪里来?怎样把握?我一直不知道。但南先生的解释却让我更产生了新的疑惑:他认为这个一,是静的意思,是回归能思想的那个能,能本身是空的。那么,那个能,究竟又是什么呢,如何达到呢?他不讲,我又陷入了新的问题之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