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章 擀面下饺子(3/4)

委会有两台拖拉机,就那龟爬一样的速度也能撞死人。后来也问过一些村里的人,原来自己的父亲叫陆大嘴,诨名源于他一顿可以吃十来斤野猪肉,听村里老人说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长得虎背熊腰,就能进山打熊瞎子,是同辈人中的第一猎手。后来下了山,是第一个走出马嘴村的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也没有听到过任何他的消息,至于自己的母亲,村里没有任何人知道是谁,只听说应该不是山里人。

陆山民走进自己院子,堂屋里传来阵阵刺鼻的药味儿,陆山民才想起,今天是农历十五了,又是一个‘擀面下饺子”的日子。

把猎物放到地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进堂屋,堂屋正中央是爷爷写的一幅字,不是什么‘天地君亲师位’,写的是‘一步一擂台、一处一场戏、一路一重天’,陆山民想不明白这马嘴村几十年不变的山水树木,每天打猎吃饭睡觉一成不变的生活跟那三句话怎么会扯到一起。

堂屋中间一口能容纳一人的大缸,大缸底下七八根大腿粗的松木燃得啪啪作响,缸里满满一大缸老黄从深山中采来的草药,此刻药水正汩汩作响,满屋子都是刺鼻的药味儿。

见陆山民走进堂屋,陆荀面容慈祥,笑着说道“回来啦”。

陆山民笑着点了点头,“今天收获不错,明天俺让村里的陈叔拉到镇上去卖。”

老黄还是那副打死都没有一丝笑容的僵尸脸,在陆山民的记忆中,这么多年,连一次都没有见老黄笑过。

听村里人说,老黄也是外来户,应该是在十七八年前到的马嘴村,那个时候陆山民才两三岁,没有多少印象。比起道一那骗吃骗喝的老神棍,老黄更受村民的喜欢,老黄说他自己只是略懂医术,但村民们却认为他是一个神医,这源于有一年西边山头的李老汉得了重病,连镇上医院都说回去准备后事吧,结果在老黄那里开了几副药就奇迹般的好了起来,现在都还活蹦乱跳,从此以后村民们就称呼他为神医,道理很简单,连镇上医院都治不好的病,老黄都能治好,他不算神医,谁能算?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孙子,叫黄九斤,比陆山民大三岁,长得牛高马大,十六岁的时候就长到了将近两米,陆山民一直怀疑他名字的来源是否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就有九斤。

由于长得高大威猛,又加上面容黝黑,羊角辫女孩儿给他取了个大黑头的名字,他不但没生气,反而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个称号。

村里的孩子中陆山民跟他和羊角辫女孩儿的关系最好,第一次打猎就是大黑头带自己进的山,陆山民现在一人带着猎枪就敢去深山里打熊瞎子已经很生猛了,但在大黑头面前就完全不值一提,陆山民亲眼看见大黑头不带任何捕猎工具,赤手空拳就能把一头熊瞎子打趴下↓年前他出了村,跟镇上的几个同龄人一起去当了兵》两年还会每月寄一封信回来,最近一年像凭空消失了一样,陆山民去了好几封信都石沉大夯有音信。

起初十几年,老黄每天都会到自己家给自己‘擀面下饺子’,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改为一个星期一次,现在又慢慢变为一月一次。据老黄说,过不了多久,病就会痊愈,就不用再擀面下饺子。

‘擀面下饺子’只是羊角辫丫头的比喻,但这比喻陆山民觉得无比贴切。

老黄来自己家并不是真正来吃饺子。

这么多年来,陆山民从开始的哇哇大哭,逐渐到咬牙闷哼,到现在早已是连哼都不哼一声。

脱掉外衣,露出浑身均匀但又不显夸张的腱子肉,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老黄操起一根擀面杖粗的白蜡棍,依旧面无表情,‘啪’,白蜡棍狠狠的抽打在陆山民胸前,胸前立刻浮现出一道暗红的痕迹,“啪啪啪”,前胸二十棍,腹部二十棍,后背二十棍,腰部二十棍,左右大腿各二十棍,左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