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73章 南党(1/2)

长安东郊,十余万魏军进行誓师后,护着高义欢的车驾,向东进发。

长安城东十里外,长亭里,魏国众多重臣,站在亭外,目送东征雄师走远。

李岩、陈名夏等大佬,看不见天子车驾后,纷纷离开长亭,反回城中,处理公务。

人群中大理寺右少卿吴应箕,拉了都察院太右佥都御史黄宗義,“太冲兄,我等回城吧!”

黄宗義微微颔首,见大群官员追随陈名夏回城,脸上冷笑一声,对身后几人性:“走,往晓园,我有话说。”

黄宗義是黄尊素之子,其父乃早期东林骨干,由于弹劾阉党魏忠贤,罢官被杀,乃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黄宗義子承父志,师从东林大佬刘宗周,他自然也是东林的人,而东林在控制大权后,早已不是杨涟、左光斗时代的东林,逐渐变成了一群党同伐异的政治流氓团伙,并且盛极而衰,四分五裂。

如今东林党人,一部分在南明,一部分在大魏,还有一部分在隐居江南,不再是一个整体。

由于东林名声与阉党一样,都不太好,所以已经不可能从新翻身。

如今东林党已经成为历史,可是江南士绅还是需要有人说话,于是代表东南士绅和商贾利益的南党孕育而生,不少东林党人便又混进了南党之中,他们政治奋斗经验丰富,黄宗羲与吴应箕参加南党后,立时就成了南党的两大智囊。

晓园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曲池坊,靠近芙蓉池,是一处私人院落。

院子安排十分典雅,照搬苏州园林的风景,主人花了大价格,从江南运来奇石、砖瓦,修建了这座林园。

这座院子是浙东巨富,沈家派人建造,自己也不住,就是用来招待江南籍的一些大臣,以及赶考的江南士子,给他们供给一个游玩,聚会之所,以解乡愁。

这时黄宗羲与吴应箕走在院子里,穿行于移步换景的庭院中,黄宗義抬头看着院子长廊雕梁画栋,房屋飞檐斗拱,感叹道:“这间晓园,沈家花了不少血汗啊。”

吴应箕也感叹道:“是啊!据说这里的一砖一石,就连甬道上的卵石,都是自江南运来。”

黄宗義微微颔首,“只惋惜没有形无神。”说着一行人到了一座阁楼下,黄宗義遂即道:“楼上往。”

几人上了阁楼,窗户打开,可以俯视林园,同时也可远眺不远处的芙蓉池,风景远近不同,风景甚好。

这时众人在红木桌旁坐下,主人家让人端上来备好的酒菜,下人退下后,几人才开端边吃边谈。

吴应箕道:“太冲兄叫我们过来,是否是商议应对北党的事情!”

黄宗羲微微笑道:“楼山兄不要急,先吃菜,试试这鲈鱼!”

吴应箕放下筷子,面带愁闷道:“太冲兄,我吃不下。军资案我们虽未有丧失,但是北党也成功化解了危机。现在他们势大,马上就要年底京察,吏部考功科主事扬廷芳是杨永裕之子,铁杆北党,由他主持京察,北党必定会借机排除异己。”

京察是大魏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规定三年一次,按着官员的成绩,评出称职、勤职、怠职、失职四等,成绩好的升官,成绩差的下课,可以说谁控制了京察,就控制了官员升迁留任的大权。

若是北党要借着京察,整治南党,必定会有大批南党官员被评为怠职、失职,得不到升迁,甚至因此丢官。

当官的大多有点儿问题,用京察作为政治奋斗的兵器,不仅杀伤力宏大,而且正规正当。

冷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高中,尽大多数人,都是奔着升官发财和权利来的,他们在朝中结党,也是为了利益和混得更好。

北党控制京察,政绩差点,只要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