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逆臣(二十一)(2/4)

都是达素和胡全才在下令,洪承畴呢!”暅

………………

京杭大运河上,一艘清廷的官船正在缓缓向北驶去。船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却不见任何旗号,来往的船只都是走惯了这条运河的,见得此状便纷纷让开了主航道。

官船如入无人之境般向北航行着,最内里的一间船舱里,昏黄的烛火仿佛静止不动似的在烛台上默默燃烧着,窗子未有打开,空气亦是愈加混浊,若非是尚且还能听到些呼吸的声响,以及烛火时而爆起的火花,便恍如是身处于尘封千年的墓室之中。

不知过去了多久,烛光渐渐衰微,随着船的稍一摇晃,便熄灭于无。黑暗中,一个脚步声匆匆踱到桌前,换上了一根新烛,在微弱的光中依稀可见是个书童打扮的少年长舒了一口大气。待其转过头去,那宛如棺椁的拔步床上,枯槁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的老人似乎动了动,那书童上前看了一眼,便连忙冲出了船舱。

很快的,一大群郎中、文官和武将便蜂拥而入。待几个郎中依次把过了脉象,又低声交流了一番后,一个年纪最大也最具名医气质的郎中便对其中一个年近四十,官服上补子上绣着锦鸡的文官将他们诊断的病情汇总了一番。

文官面露忧色,却还是好生将他们送了出去,而后与其他几个文官和武将聊了几句,便要出去,却只听得一声微弱的呼唤,便连忙冲到了床头。

“亨九。”暅

“老经略。”

“洪经略。”

一众文武官员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的,为首的文官便记起了郎中的嘱咐——洪承畴的病见不得风,但这船舱气闷,最好不要待太多人,于是他便将众人都请了出去。

“铨士,到武昌了吗?”沙哑而微弱的声音传来,湖广左布政使黄志遴登时便是一阵愕然。只是没等他回过神儿来,却听得洪承畴又道了一句:“已经过了武昌了是吧。”语气之中已不见半分疑惑,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了然于胸。

听得这话,黄志遴叹了口气,深知这个看上去已经老糊涂了的姻亲其实比谁都精明,眼见着瞒不下去了,他也只得照实说来:“朝廷命我等回京述职。”

“回京述职吗?”洪承畴沉吟片刻,便对黄志遴单刀直入道:“长沙幕府还剩多少人?”

“这……”黄志遴闻言一惊,刚想作缓兵之计,却立刻被洪承畴打断。眼见于此,他也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确实有些人离开了。”暅

“不止是有些人吧!”

黄志遴的声音细若蚊呐,对此洪承畴自是直截了当的让他将详细情况一字不落的说与他听:“张道澄、蒋应泰、徐腾、茹道通、郝宗福、张旭初他们都在船上,一会儿我便叫他们过来。”

“还有呢,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呃。”黄志遴无奈,只得继续言道:“刘见龙、吴弘道、陈元璐、宋成名、杨正萃、黄中道、刘兆龙、车鼎瑛、彭而述、廖文英、郑斌、傅有钟、梁国豹都没有应命,许是撤离得太过仓促了,没来得及……”

“继续。”

“亨九……”

“继续!”暅

闻言,黄志遴深吸了口气,好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吴正中接到消息后先是躲了起来,后来有情报说是在杜辉入城后,他便向明军请降,陈凯仍命其担任长沙分守道。另外,罗宾聘、彭应、张大德、胡尔恺、史宗尧、邹卓明、彭琦、汪文达、周应遇、王钟、周之翰、张大慧、张大奇、朱应升等人也陆陆续续的降了明军。除了史宗尧、彭琦、汪文达仍任原官外,其他人都进了陈凯的幕中……”

长沙分守道吴正中、湘潭知县史宗尧、宁乡知县彭琦、宁乡典史汪文达,除了他们四个以外,余者皆是常年在长沙佐其治政用兵的幕僚,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