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1章 角声寒(2/3)

声,气急败坏的猛锤了一拳,其心中怨愤之深,竟使青石白柱赫然深陷出一个沙包大的拳头印!

发泄了一拳,赵士程心里终于好受了一些,但还是气冲冲的怒声道:“那天琬儿回去我就觉得她不对劲,几次追问……”

……

那天,唐琬回到赵府,心事重重愁眉不展,赵士程暗生疑惑,以为她与陆游旧情复燃,他向小环、桃花打听,她二人也不明所以,无奈,只能亲口相问。那会唐琬还没想好怎么说,也便搪塞过去,却是把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

好几次的追问,唐琬都闭口不谈,他一怒之下威胁唐琬,如果不说,他就去找陆游理论,看他到底是灌了什么**汤!唐琬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据实相告,并质问他有没有参与谋反之事。

事情败露,赵士程颇有些慌张,起初他假意哄骗唐琬说自己并不知晓,实则暗地里准备将此事告知赵仲湜,唐琬虽然不知道他所言真假,但早就想到了最差的结局。她让其赌上六年的夫妻感情发誓,并威胁他如果陆游出事,自己绝不原谅他!

唐琬的决绝,赵士程也领教过,如果陆游真的被杀害,他有理由相信唐琬也会自绝于他面前。唐琬话已至此,他不得不承认关于毕初落等人的阴谋,以及毕昇被囚禁在西湖囚牢的事实。不过有一点,赵家三人是后来才被毕初落、景慕落说服,之前出手打伤毕昇的叛逆行动,可绝对没有参与!

赵士程总算是承认了,唐琬苦苦相劝,希望他能弃暗投明,将钥匙偷出来戴罪立功。赵士程还诧异陆游是如何知道赵家有把钥匙,唐琬已经以死相逼,不过他这一次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只是对唐琬说要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这一考虑就是一个月,一思谋就是半年,唐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他耳朵旁念叨,他则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反过来向唐琬灌输“谋反无罪,造反有理”的观念,其观点核心无非就是他与陆游争论的这一点:皇权是归太祖一脉还是太宗一脉。

唐琬初时还努力辩解,到后来直接甩出一句:“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不管归哪家,我都不想看到百姓受苦,放着好好的安稳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冒着砍头的危险做那些人神共愤的事,做大宋的罪人?”

赵士程随即辩白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只要大事一成,赵家就是新皇朝青史留名的大功臣,荣华富贵一生享用无穷,赵家值得为此一搏!”

唐琬见实在说不动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们计划第一步都没实现,就算成功,也到了五六十年后,那时还得累子孙受害,说这些你可能也不想听,那我最后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偷钥匙,与我远走高飞,隐遁山林;第二,你选择做你的大事,我选择离开世间,你我阴阳两隔,永不相见!你依旧可以故意拖延时间,不给我答复,但在书院大军北上苏州之前,你还未做出决定,我便死在你面前,为书院祭旗!”

唐琬是很决绝,但毕昇还未营救成功,她是决计不可能死的,她给出的第二个选择,实则是赵士程如果不答应,那就自己去偷钥匙,将钥匙给陆游救出毕昇之后,再祈求毕昇赦免赵士程。蝼蚁尚且贪生,能活着为什么要死呢?她之所以以死相逼,还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同时也是给赵士程一个选择弃暗投明的机会。

赵士程听唐琬此一言,也知道劝不动她,但还是能拖一天是一天,直到腊月二十六,唐琬得到风声,书院大军即将行动,她随即找到赵士程,拿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逼他做出选择。

赵士程初时还在犹豫,直到唐琬手中匕首猛力一拉,雪白鹅颈一道触目惊心的鲜血彻底唤醒了他。六年夫妻,八年恩爱,当初为了她拒绝了开封的任命(虽然只是原因之一),如今又怎忍心弃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