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 蛰伏南海待扬波 2(2/3)

该说对方做得很是隐蔽。

几天以来,除了吃饭睡觉,李延龄做得最多的便是将过往的情报加以分析,越看便对罗克理一众越是佩服,五年时间,不声不响的布下了如此大的局面。

而分析之余,有过好几回,李延龄自己甚至有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对于穿越的原理和未来所要面对的时间,对于像他这般底层出身,一直在苦苦挣命的人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比起那些靠着父祖辈的庇护在仕途上一路顺遂的同侪们,他这个到了二十五六还在基层苦苦寻求晋升的公务员实在是让人灰心。

我也能穿越?没到夜深人静时,这样的问题李延龄问过自己好几次,却始终是没有答案。他终归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迄今为止,他所能接触到资料没有一例能够证实穿越之后的世界,那么这样看来,或许真的也只是自杀的一种罢了。

看着窗外云层上渐渐低沉的红日,李延龄伸了伸懒腰,继续做起了美梦,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现在还是实际一点为好……

…………

高台、夕照——

一切的景色都与诗意有关,但这里却又是一处现实的所在。

食堂建于海边的一处突出的高地上,是一幢椭球形的建筑,一共分了上下两层,虽然已经入秋有些时日,室内的空调还是开得很足,这个时代的人早就习惯了关门闭户的生活,像罗克理这样不时还要抽点时间到户外放风的人着实不多,除了例行的吃饭外,那也是因为这里的伙食不错,吃的大米蔬菜都是自己种的,猪肉牛肉也是这里的农场出产。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跑出来吃饭,还是有不少宅在自己单位,或者轮在宿舍里的人干脆都吃着便捷食品。

不过任何地方总还有些例外,纳闽岛上也不外如是,每到饭点,食堂的送餐车就会装上足够分量的饭菜沿着岛上的小路开出去。

这段时间以来,整个纳闽岛上都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人力的地方,工厂、农场都是物联网络,平日里要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整个岛上的设备和厂房几十人便足够应付。

目今唯一投入了大量人力的反而是整个岛屿的防御系统,围绕整个岛屿的铁丝网早已拉好,对于未来的核心控制区,没个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护墙总还是让人觉得缺乏安全感,再说也有很多人喜欢找点事做,在这种时候,户外工作也就能让人接受了。

最忙碌的地方显然是港口区,港口这里距离行政区和食堂都不远,甚至在食堂的二楼就能完全眺望到港湾的情形,几艘近十万吨载重的老式油轮和其他舰只一起整齐的排列在港湾深处,再往外还有不少小船停泊,遥遥望去还能看到不少忙碌的机械在码头上来往。

今天提供的外送菜色很简单,每人一块最好的照烧海鱼中段,鱼刺都已经被剔得干净,时蔬和挂了芡的肉丝被炒得油光锃亮。看得出来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吃得很快活,连餐后的甜点——冰糖番茄也很快被消灭殆尽,只是最近工期日紧,大家也都格外小心,提了一百个精神,不敢大意,好喝的美酒也就被自觉的管制了起来。

“出身汗真他妈爽啊。”

男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四五岁样子,却留着一抹浓浓的八字胡,眼睛随时像在放电。

黄鹄不是什么科班出身,自高中毕业后便跟着表叔在世界各地接工程,别看黄鹄面皮白净,看起来颇为清爽,但却是这基地不折不扣的‘教棍’。在非洲中东接工程时,原本是要有点牺牲的,当地政府要求工作优先照顾信教人群,他们在麦加修浮游轨道站时曾有过千人集体皈依的事迹,虽然都是生意,但几年下来,黄鹄倒是有些资历,各家各派的宗教都皈依了一遍,理论也能说个七七八八。

“小黄,你们进度蛮快嘛,这几组里恐怕就你们速度最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