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章 先攻大唐(2/3)

是一个疯子,只要大周这边有一点风吹草动,立即筹备起兵篡夺大周山河。所以柴荣即便是有想法,也碍于刘崇的原因,不敢出兵。

现在可好,除了大唐李璟与契丹耶律璟之外,其它人都不是大周的对手了,完整可以疏忽不计。

赵匡胤道:“契丹欺我中原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臣认为应当先攻契丹,篡夺北方主动权,只要沧州兵力可以随时调动的话,想要攻下大唐并非没有可能。毕竟大唐富强,我等若是留有余力,未必能一举拿下。”

范质道:“难道你还真认为能够一举拿下大唐山河?别说是大周的部队,就算全部中原与大唐为敌,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大唐富强并非一天两天,久居江南江北富饶土地,大唐李璟能文能武,而且国力富强粮草充分,想要攻下大唐蓝本不易,所以要细水长留。”

王溥点头道:“确实,大唐与契丹都是如此,契丹富强尽非一天两的事情了,还有耶律真这种恢复青春的尽顶高手执政带兵,契丹远比我们想像中的更强,更不易对付。至于西蜀嘛……不足为惧,倒是可以轻取。”

范质与王溥的建议都比较中肯和实际,契丹与大唐蓝本就是大麻烦,同一中原固然与契丹无关,但假如能攻下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也在同一中原的打算之内。只是契丹与大唐都很富强,固然现如今的大周发展的很好,但毕竟才建国两三年,又经历数场大战,实力还是稍逊一筹。

柴荣也感到现在提这件事情未免尚早,不过先取西蜀这个建议倒也不错。毕竟西蜀这么多年未动刀兵,偶然出征也是铩羽而回,蜀国士兵战斗力太弱,想要篡夺蜀国倒也不难。

李谷道:“下官认为不妥,所有人都知道西蜀可取,但为什么没人这样做?其中有是有原因的。王相毕竟早年务农,不熟悉天下大局,固然聪慧过人,但说出这种胡话也不奇怪。”

“你什么意思?看不起农民是不是?找茬打架吗?”王溥当时怒了,看不起农村是不是?这时候攻打大唐和契丹分明就是自己找逝世,不打西蜀还打什么?

李谷道:“王大人,你我都是文官,并非武将别开口就打架。”

“空话,你要是武将我才不跟你打,我专打文官。”王溥无耻道:“我打不赢武将,文官里面只要不是范质,其它人谁敢跟我打?我弄逝世你信不信?”

“王大人,你先听我解释行吗?别动不动就打人,我认输了还不行吗?”李谷也挺为难,王溥前半生务农,固然为人聪慧,但文学也确实差了一点。而且庄稼人的性格和性格也很难改掉,确实真性格,但有的时候让人愁闷。

柴荣轻声笑道:“王相也别闹了,让李学士说完行吗?”

李谷道:“多谢陛下,多谢王大人不打之恩。实在想取西蜀几乎不用重兵,只是进川之路极其凶险,易受埋伏,以我周军实力想要取西蜀尽非难事。但取之无意,不但要糟践兵力与时间攻打,而且还要派兵驻守。若是守将再次造反称帝,是否又要派兵攻打?西蜀就是如此,想攻并非太难,但想守却是极难。任何人坐拥蜀地之后,都会认为山高天子远,难免会有造反之心,所以不能先取西蜀。”

柴荣立即点头,李谷分析的非常到位。取西蜀没有实际意义,而且派谁过往都不放心,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也不敢保证他又在西蜀称帝。这种事情已经产生过了无数次。

西蜀就是如此,不管派谁往,一看见中原局面动荡,他就会在那边称帝。蓝本派往驻守的部队也回不来了,还糟践了攻打西蜀时所用的资源……难怪这么多年没有人发兵攻打西蜀,由于他们都看透了这块隧道路难行,进住西蜀之人可以随时造反,朝廷很难监管。

实在柴荣最初没有想通这个问题,他还认为攻打蜀国事一个很好的建议。但经过李谷这么一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