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誓师大会(2/4)

推动下,瞬时就震动了各省,传遍了大江南北。

各地报纸对刘坤一的拳拳为国之心赞誉有加,称刘坤一为今之刘伯温,手握大权,却能为了国家而激流而退,毫不眷念权势,言下之意就是谁不赞成废除督抚制度,谁就是贪念权势了。

北京的态度十分鲜明,明显是赞成刘坤一的提议,其他各省督抚都是聪明人,略微一思索,再联想到叶之魁刚入南京一天,就传出了如此大的消息,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吗?

明白过来的各省督抚,无论愿不愿意都向中央发电报,纷纷表示赞成刘坤一的提议。

发得比较快的督抚都受到了北京的赞许,并暗示会提拔他们入京,发得慢的或是压根没有发的,就等着赋闲在家吧。

一时间,九州风云动,北京正式商讨如何废除督抚制度,各省督抚注定要过一个寒冷的冬季。

叶之魁在拜访刘坤一后的第二日,并没有在南京都督府内现身,而是在段祺瑞,何宗莲等军中将领的陪同下,前往南京城的紫金山公园。

因为,今天,将在那里举行隆重的对日作战誓师大会。

随着军衔制度的推行,新的民国政府陆军体系也同时在各省推行。

陆军的最小战术单位为伍,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以上是标,协,镇,军,排以上均为三三制。

如此,一个军的人数会在三万六千人左右,加上各级的直属部队,差不多在四万人上下,一个镇也就是一个师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南京军区集结了大约三个军的兵力,其中包括从内地其他军区调遣过来的兵力,超过济南军区和海参崴军区。

而对日作战前线指挥官也已经确定,就是海参崴军区司令聂士成。

东海舰队的运输小分队也已经停靠在了长江之上,南军军区的部队就等着誓师大会之后出发了。

2月20日,晴空万里,紫金山公园内,旌旗十万,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军士,肃穆的气氛凝聚在上空。

叶之魁一行出现在公园门口。

“芝泉啊,你我二人大约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见过面了吧。”叶之魁边走边感慨万千的说道。

段祺瑞算了算,笑着回道:“属下记得差不多是有一年时间了,自从属下与大总统在青岛分开之后,就一直没有见过面。”

段祺瑞现如今为广州军区司令,不过随着宋平蓝入台湾,何宗莲毕竟经验不足,需要一员大将镇守南京,主持出兵指挥事宜,段祺瑞就成为了不二的人选,叶之魁后脚刚落入南京,他前脚也到达了。

昨晚由于太晚了,他只好今日与叶之魁在紫金山公园汇合。

“如今南京就靠你和春江主持大局了。”叶之魁看了他和何宗莲一眼,笑着说道。

段祺瑞和何宗莲正儿八经的回道:“属下必不负大总统之托。”

叶之魁打趣道:“好啊,你们倒是和我生分起来了,待会大会过后,要陪我喝上几杯。”

段祺瑞嘿嘿笑了两声,何宗莲看着叶之魁眨巴了一下眼睛。

一些落后几步的将领听到叶之魁说笑,也附和着笑上几声,不过段祺瑞身后却有一名十五六岁的亲卫还是一丝不苟的警惕望着周围。

话说如今都已经进入了公园内,路两旁站着挺拔的士兵,看到叶之魁一行经过,都举起手来行礼。

按说是没有任何危险的,那名亲卫却没有丝毫的放松,叶之魁在心中暗暗赞许了两声。

“芝泉,这小鬼倒是面生的很,工作起来很是认真,你可要多提拔一下哦。”

叶之魁指了指那名亲卫,随口说了一句。

段祺瑞轻轻瞟了自己亲卫一眼,笑着回道:“这小鬼叫做徐树铮,3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