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5章 斩尽杀绝 下(2/3)

儆效尤!”

王允义正词严的一番话,使得满朝百官交头接耳地窃窃私语。其中大多数官员纷纷附和王允之言,认为应该诛杀李利、李傕和郭汜等人,但以皇甫嵩、朱儁以及十余名与蔡邕交好的官员则神情犹豫,似是摇摆不定,没有当即表态。而站在王允面前的陈宫却是面红耳赤,羞愤难当,气得腮帮子鼓鼓,却又无可奈何。

眼下满朝百官皆以王允马首是瞻,何况他又高居太师之位,摄国辅政,大权在握。而今王允出尔反尔,断然否决了昨夜商议的事情,陈宫纵有百般理由,却也是徒劳,无力回天。

而且,王允开口否决奏疏,反倒显得陈宫自作聪明,不识时务,蓄意显摆强出头,结果却灰头土脸,惹得一身骚。此等窘迫之境,致使陈宫羞愤不已,恨不能当即拂袖而去,免得丢人现眼。

眼看百官们大多附和王允之言,而皇帝刘协也颇为意动,似有应允之态,陈宫顿时心急如焚。随即他固执己见地大声说道:“陛下、太师,李利、李傕和郭汜等人皆是西凉上将,手握雄兵,骁勇善战,实力极为强大。如若不赦免他们的罪行,那就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一旦他们被逼无奈起兵反攻安,局势将不可收拾。安城虽然高大坚固,却也挡不住十余万西凉大军的强攻,倘若他们狗急跳墙,昼夜攻城,那陛下和臣等百官恐怕又要危在旦夕,性命难保啊!”

王允对陈宫之言充耳不闻,不屑地摇摇头,当即信心满满地大声道:“我有奋威将军吕布,何惧西凉贼军!”

王允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使得百官们纷纷附和,从而促使皇帝刘协欣然应允了王允之言,当即下旨号召天下虎贲之士诛杀李利、李傕和郭汜。除了他们三人之外,牛辅、张济、樊稠、段煨以及潜逃出城的董越、董璜。李儒等人也赫然出现在通缉捕杀的名单之中。

眼睁睁看着王允一手遮天,陈宫大失所望地低着头退回原位。站在百官之中,他满脸黯淡忧虑之色,顾自摇头叹息,既而闭上双眼,缄默不语。

“启禀太师,蔡中郎在正阳门请求为董卓收尸下葬!”

正逢退朝之时,但见临时担任陷阵营校尉,大病初愈的魏续等在大殿门口,恭声禀报道。

“蔡中郎蔡邕?”王允在百官簇拥之中,闻听魏续之言,不由得沉吟一声,既而勃然大怒道:“大胆蔡邕,竟敢为董贼收尸,此乃助纣为虐!先前老夫顾念他是先帝旧臣,宽恕他私通董贼之罪,如今他却执迷不悟,公然无视陛下诏令。魏续,即刻抓捕蔡邕入狱,如其反抗,就地处死!”

“诺,末将领命。”听到王允的命令,魏续抬头看了一眼吕布,见他轻轻点头后,随即欣然领命,大步离去。

“太师,蔡邕老大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岂是谋逆之人?何况他乃当世大儒,门生故吏颇多,如若杀之,恐怕会遭人非议。”再次看到王允居然杀气如此之重,动辄就下令杀人,陈宫忍不住再次谏言道。

“公台不必多言。蔡邕此前便与董卓交往甚密,又是贼将李利的岳父,如今更是目无法纪,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索要董卓尸身下葬,罪不可赦,理应杀之!”王允看也不看陈宫一眼,语气绝决地厉声道。

陈宫见王允一意孤行,根本听不进去谏言,随即埋头跟在王允身后,再不多言。不过他眼底的忧虑和失望之色愈发加剧,神情颇为不安,眉宇间还有一丝于心不忍之情。

世人皆知的大儒蔡邕,竟被王允定为董卓同党,并下令就地诛杀。王允到底怎么了,怎会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嗜杀,反复无信?

——————————————

当天色大亮之际,蔡邕终于把所有书简拾掇完了,足足装了十八个大木箱。

其间,李挚一直给蔡邕掌灯,随后一箱箱地封存,再把木箱搬进地窖。直到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